實施“干部上戰場、組織在現場”一線考核,構建年輕干部“1+N”培養選拔體系,推深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迭代升級招才引智“十大舉措”4.0版,深化黨支部“1+3”分類管理、打造“共富工坊”……回顧過去一年,一批批改革實踐不斷涌現,一項項務實舉措落地生根,一件件為民實事惠及群眾,全市組織工作拼搏奮進、碩果累累。
牢記囑托,勇擔使命。2024年,全市組織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在服務大局中堅定政治方向,在創新實踐中展現擔當作為,全方位抓實抓好理論武裝、選賢任能、強基固本、育才聚才等各項工作,全市組織工作不斷打開新局面、取得新成效。
突出凝心鑄魂
筑牢絕對忠誠的思想根基
旗幟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廣大黨員干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根基更加牢固。
全方位抓實理論武裝。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計劃,全覆蓋抓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輪訓,培訓黨員干部20余萬人次。舉辦“滁州大講堂”、開展“三微”宣講、組織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學習問答,開設“干部講、黨員說、人才談”等專欄,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見行見效。
高質量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細化7個領域黨組織重點任務清單,一體推進“學黨紀、強作風、提能力”大討論“六個一”活動,扎實開展警示教育,各級黨委(黨組)開展集中學習交流研討3742次,基層黨組織開展集中學習培訓4.1萬次、15.5萬人次,示范帶動廣大黨員學在日常、嚴在經常,自覺把遵規守紀、干凈干事內化為日常習慣、行為準則。
多形式強化黨性錘煉。建強用好小崗村黨性教育基地,優化提升28個社區黨性教育館,連續4年組織“黨在我心中·紅色之星”身邊榜樣展播、“黨員亮身份”等活動,組建3100多支黨員先鋒隊,組織2.3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開展“雙報到雙服務”,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在服務群眾、服務基層中淬黨性、踐初心。
突出實干擔當
鍛造堪當時代重任的骨干隊伍
干事創業,關鍵在人,關鍵在干部。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堅持以“既出好成績、又出好干部”的用人導向抓班子帶隊伍,不斷優化干部選育管用工作體系,推動各級領導班子和廣大干部攻堅克難、擔當作為,在現代化新滁州建設中奮發進取、建功立業。
樹導向強擔當。完善“1+4”知事識人體系,健全領導班子“三個研判”機制,推行綜合考核“1+5”差異化考核,推行“干部上戰場、組織在現場”一線考核,以“看狀態、比實績、考擔當”為重點,全面了解干部、準確識別干部、科學評價干部、鮮明使用干部,鼓勵廣大黨員干部在基層一線、風險挑戰中砥礪奮進、奮勇爭先。
重培養強歷練。制定新一輪干部教育培訓5年計劃,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六大工程”,舉辦第2期“淬煉成鋼”訓練營,組織“8+5+X”專題培訓61次,精準調訓領導干部3600余人,遴選591名干部到先發地區跟班學習、基層一線實踐鍛煉,引進19名高校院所和金融部門干部來滁掛職,干部干事創業本領顯著增強。
擴源頭強儲備。推深年輕干部“5431”培養選拔計劃,實施新錄用公務員三年培養計劃,完善年輕干部導師引航、專項預審、監測預警函告等配套機制,開展專題調研,“80后”市管干部占比較2022年實現翻番。
嚴約束強激勵。出臺加強干部監督管理“16條”,建立干部日常管理“黃橙紅”三色預警機制。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健全容錯免責、不實舉報澄清等機制,鮮明為擔當干部擔當。
突出聚才匯智
打造長三角吸引人才的集聚地
人才是發展之要、競爭之本。全市組織系統大力實施新時代“滿天星人才計劃”,接續推進招才引智“十大舉措”4.0版,連續3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首次入圍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強,“天下英才聚滁州、滁州人才燦星河”的美好圖景徐徐展開。
堅持頂格推進,構建大抓人才“新格局”。堅定不移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市委連續4年“新春第一會”聚焦“雙招雙引”,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帶頭扛起第一責任,市“四套班子”赴先發地區開展招才引智超百次。市縣均成立人才工作局,明確市直部門人才工作職責,全市上下競相引才聚才的生動局面逐步形成。
堅持產才融合,拓寬引才育才“新路徑”。繪制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目錄和人才分布圖,靶向引進院士、產業英才、博士等高層次人才663人、增長10.5%,大學生4.1萬人、增長13.9%。堅持分類育才,國家、省級人才工程獲批數均居全省前列,培育市級“產業星苗”10人、“雙創之星”團隊32個,“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的良性互動持續加強。
堅持協同合作,建強聚才用才“新陣地”。與上海徐匯、楊浦、松江三區共同掛牌星耀長三角(上海虹橋)人才會客廳,舉辦“星耀滁州”系列人才活動200多場。與清華、南航、合工大等101所知名學府建立人才戰略合作,與南農大攜手打造南農大滁州科教創新園,新實施大院大所合作項目430個,建立“鏈上學院”4個,培育產業鏈專業技術人才3795人,產教科才一體發展不斷提速。
堅持提標創優,打造留才養人“新生態”。完善高層次人才“五優五心”25條,深化人才政策兌現“四即四享”改革,“1+N”人才政策體系不斷優化。強化全方位金融支撐,為46家人才企業發放“人才貸”2.16億元,45個團隊獲批天使投資基金立項扶持。拓展多元化場景服務,首創打造“滿天星”人才街區,全域布局“滿天星”青年人才驛站,持續拓展“人才滁州行·四色創游線”,樂居樂業、樂創樂游的“亭滿意”人才生態持續創優。
突出夯基固本
不斷織密建強基層組織體系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一年來,全市組織系統樹牢大抓基層鮮明導向,持續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引領黨員守初心、擔使命,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深化黨支部分類管理。建立“1+3”分類管理體系,將四星、五星級支部納入先進支部管理,優先評先評優,開展品牌創建;將一至三星級支部納入中間支部管理,深化“六亮”行動,持續鞏固提升;對未達星的支部納入后進支部管理,抓好整頓提升。目前,全市先進黨支部占比達20%。
深化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制定鄉村組織振興重點工作任務38項,選派第九批駐村干部438名,組織128名優秀村書記到長三角名村和省內強村跟班鍛煉。開展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三年行動計劃,打造“共富工坊”30個,村集體經濟收益50萬元以上強村達40%。實施“黨建+信用”行動計劃,制定《工作指南》,75萬多人次享受信用禮遇。
深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推動市、縣全部設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機制,2226名單位黨員負責人任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建立社區聯系點制度。推進“皖美紅色物業”建設,實現小區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組建“三個全覆蓋”。全面完成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改革任務,深化“黨建聚鏈 助企發展”行動,各領域黨建質效顯著提升。
深化黨員教育管理。實施黨員教育培訓“紅潤皖東”工程,遴選“皖東先鋒講師”590名,培育現場教學點73個,培訓基層黨員6.2萬人次。推進流動黨員“連心”工程,開展“雙找、安家、強基、暖心、先鋒”等五大行動,在長三角、京津冀等流動黨員集中地建立流動黨組織34個,實現流動黨員“流有所向、流有所學、流有所為”。
新征程氣象萬千,奮斗路一往無前。新的一年,全市組織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聚力中心大局、聚焦主責主業,不斷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為現代化新滁州建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