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安徽新聞 > 正文

不斷開創安徽“三農”工作新局面

春為歲首,農為行先。

2月19日上午,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召開,全面總結我省2024年“三農”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部署2025年工作,強調“堅定扛起‘三農’工作時代重任,干字當頭、創先爭優,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上走在前列”。

當天下午,省農業農村廳立即組織召開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深入學習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明確部署具體任務。

如今,“三農”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既有新趨勢新特點,也有新情況新問題。“三農”工作的目標要求更高,使命責任更重,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

守牢兩條底線,夯實“三農”根基

確保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兩條底線,不容有任何閃失。

“糧食”二字重千鈞。去年,我省糧食產量再創新高,全年糧食產量836.9億斤,總產連續8年站穩800億斤臺階。

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糧食生產須臾不能放松。悠悠萬事、吃飯為大,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站在高起點之上,進一步深挖糧食增產潛力,并非易事。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高水平建設江淮糧倉,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糧食生產支持保護,讓中國碗多裝優質安徽糧。

“未來,隨著城鎮化率提升和城鄉居民膳食結構升級,我國糧食需求還將剛性增長。”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汪學軍表示,對于安徽來說,糧食生產這個“看家本領”必須牢牢抓在手上,糧食大市、大縣要挑大梁、繼續多作貢獻,其他市、縣也要力爭多增產,糧食穩產保供責任大家一起扛。

耕地資源總量有限,當前增加糧食產量,在穩面積基礎上更多要靠提升單產。去年,我省啟動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已有初步成效。今年,我省將在抓好百畝方、千畝片高產典型示范的基礎上,推動整鄉整縣整市大面積單產提升。同時,抓好大豆油料作物穩面積,擴種油菜、耕地輪作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項目,并強化高標準農田建設,在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驗收、管護機制上下功夫。

去年,我省聚焦“守底線、增動力、促振興”,毫不放松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底線任務守得更牢。全省脫貧地區農民收入20528元、居全國第3位。

今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農村特困家庭動態篩查和幫扶,推動動態監測更精準、產業就業幫扶更有力、幫扶體系更完善。

目前,省農業農村廳已與省醫保局、省民政廳等12家省直行業部門,健全完善了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部門篩查預警工作機制。在優化監測工作的同時,今年,我省將強化幫扶工作,產業幫扶上落實聯農帶農機制,確保“帶得穩、帶得久”,就業幫扶上深入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確保全省脫貧人口務工就業規模保持總體穩定。

抓好三項重點,建設和美鄉村

只有營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才能讓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實,持續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去年,我省堅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新建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100個,綠色食品全產業鏈產值增長12.6%;扎實推進“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新增精品示范村211個、省級中心村850個,5G網絡實現行政村全覆蓋,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94%的農村人口。

新形勢下,如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省委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加快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鄉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在穩住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需平衡這個“基本盤”的基礎上,我省將大力發展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驅動產業鏈、價值鏈整體躍升,實現供給與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具體路徑上,我省將賦能農業傳統產業,加快農業設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培育特色產業,引導各地選準細分賽道,引育一批頭部企業,打造一批“頭雁產業”,把單個產業做大做強;壯大產業集群,建立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化發展機制,把產業鏈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貫通起來,形成“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產業集群生態。

千村景不同,萬村情各異。在鄉村建設上,今年我省將繼續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點面結合推動鄉村建設,不斷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鄉風文明美譽度。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我省將再創建精品示范村200個、省級中心村800個左右。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聚焦垃圾、廁所、污水“三大革命”,堅持質量優先、建一處成一處,確保把農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辦好。

在鄉村治理方面,我省將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文明鄉風建設、平安鄉村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用好“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等有效形式,推廣“訂單制、積分制”等鄉村治理模式,推動農村移風易俗,不斷提高鄉村善治和鄉風文明水平。

依靠雙輪驅動,激活發展動力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

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要向新質生產力要效益。農業向新領域新空間拓展進發的每一步,背后都凝聚著現代技術和農業裝備的智慧力量。

去年,我省農業生產信息化率達51.2%、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6%、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均居全國前列。作為農業大省的安徽,如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今年,我省將組織實施“百項農業重大科技攻關”,布局重大科技任務及重點攻關方向。同時,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快生物育種安徽實驗室建設。著力提升農機裝備水平,重點抓好農機裝備研發和推廣應用。

此外,今年我省還將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加快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等信息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打造數字化農業新質生產力,提升農業農村管理服務數字化能力。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用好改革這一法寶。去年,我省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積極穩妥推進二輪到期延包整省試點,高質量完成437.1萬到期農戶延包任務;規范提升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全面開展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突出問題專項整治。

省委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著力破解“三農”發展難題,持續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活力。

“抓農村改革一定要增強歷史耐心,保持戰略定力。”汪學軍表示,將堅持以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為主線,以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為底線,扎實開展好二輪延包試點和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今年,我省全面啟動2025年到期的662萬戶延包工作,2月底前全面完成調查摸底。同時,加強宅基地規范管理和閑置農房盤活利用,提升農村宅基地的管理水平。

在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方面,我省將鼓勵長期留村農戶創辦家庭農場,推動農民合作社與小農戶建立穩定的合作聯結關系。推動農業社會化服務擴面提質,由產中向產前、產后延伸。

春山在望,未來可期。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農業農村工作意義重大。既要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也要有久久為功的定力。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作出一系列部署,我們要堅定信心、真抓實干,匯聚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強大合力,不斷開創安徽“三農”工作新局面。

責任編輯:金鑫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大片免费观看| 国产freesexvideos性中国| 夜恋全部国产精品视频|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人狍大战|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午夜视频在线看|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日韩aⅴ人妻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永久精品ww47|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产强伦姧在线观看|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尤果圈3.2.6破解版| 久久精品国产成人|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一进一出抽搐呻吟| 99精品视频观看| 131美女爽爽爽爱做视频| 黄瓜视频在线观看| 老子午夜我不卡理论影院|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在线影院| 试看60边摸边吃奶边做| 被窝影院午夜无码国产| 美女舒服好紧太爽了视频|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男人边摸边吃奶边做下面| 熟妇人妻videos|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欧美va在线观看|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成人毛片手机版免费看| 天美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 福利一区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巨女教师6| 欧美成人国产精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