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通訊員劉 嫻)近年來,全市關工委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助力農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平安建設和文化繁榮,目前已經取得明顯成效,市及縣(市、區)關工委領導聯系村基本建成示范村。
市關工委和南譙區關工委聯系的姑塘村,在全市發揮很好示范效應,2024年,市、區關工委又在該村聯系幫扶1名“雙創”青年,開展捐資助學、幼兒園慰問、農技培訓等實事。全椒縣關工委聯系百子村,注重發揮“五老”人員特長,設立5個崗位,對“五老”人員有針對性地“選項目、一對一、定崗位”,使每個“五老”人員有崗、有責、有事干、有作為,縣、鎮、村三級關工委為該村富硒產業基地建設提供技術培訓,精心幫扶培育“雙創”青年。天長市關工委聯系張郢村,幫助爭取資金改造3公里的“問題路”。
此外,明光市關工委聯系的戴巷村,爭取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建設項目資金,幫助協調解決6個問題。鳳陽縣關工委聯系紅星社區,協調開辦6家服裝加工廠,吸納200多名農村留守婦女就業,同時很好地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問題。來安縣關工委聯系水西村,成為全縣鄉村人才培訓基地,僅2024年就接待和培訓創業青年14批309人次。定遠縣關工委確立馬元村等5個聯系村重點培育,成效顯著。瑯琊區關工委聯系鄧壩村,成為附近中小學生農耕文化研學和勞動教育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