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參加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的代表們陸續抵滁。 全媒體記者計成軍 畢鴻攝
為群眾代言,為發展助力。1月11日上午,在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中,來自各條戰線的市人大代表帶著謀劃發展的拳拳之心,揣著沉甸甸的民意,豪情滿懷地向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報到,開啟2025年履職新征程。
領取會議材料、佩戴出席證……上午8點半,市人大代表陸續趕到住地,辦完報到手續后立馬進入履職狀態,或認真研讀會議材料、熟悉會議議程,或交流履職心得、討論社會熱點話題,為會議召開作準備。
代表們都是有備而來。在會議召開前,他們走遍城市鄉村,走進各行各業,深入調查研究,傾聽基層聲音,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收集發展“金點子”,精心打磨議案、建議,為高質量履職打下堅實基礎。
“如今,城市小區物業管理日益規范,但在全市范圍內仍有不少原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職工宿舍區沒有進行‘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小區基礎設施陳舊損壞,物業企業不愿進駐,居民投訴不斷,社區無人力財力維修管理。”市人大代表杜敏長期在社區工作,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有類似問題的瑯琊區積極探索,成功將一批此類宿舍區的物業管理服務等事務移交給屬地社區,同時移交了管理維護經費,居民受益、滿意度高,社區有抓手、工作順暢。此次市兩會,她將提交《關于參照“三供一業”移交機制解決原職工宿舍區域管理問題的建議》,希望市級層面出臺相關移交辦法,推動此類問題解決。
市人大代表胡運濤始終關注農業農村發展。會前,他多次聯系選民,參加集中視察、專題調研、交流座談,收集群眾需求。“當前,我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逐年上升,農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變,農業生產道路也有了很大改觀,但整體性改善還有待加強,還存在不少泥土路,給農業生產帶來諸多不便,建議進一步加大農業生產道路建設力度,全面改善農業生產基礎條件,保障糧食安全生產。”
“作為一名來自企業界的代表,我深切感受到滁州市的營商環境之優,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暖企政策,去年企業在面臨諸多困難的情況下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態勢。不過,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技術更新的加快,不少企業在技術研發和人才引進方面需要更多支持。”市人大代表陶忠揚希望政府繼續加大技術創新支持力度、加強人才培養與引進、優化環保政策與服務、深化政企溝通機制,助推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90后”市人大代表潘磊來自一家科技類企業。回望2024年,他激動地說:“在滁州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關心下,安徽省先進光電子材料及系統產業創新研究院獨立辦公區和實驗室裝修完成啟用。依托這個產業創新研究院,公司主導并參與了多項重大項目攻關,取得了豐碩成果,我們干勁十足。”潘磊說,今年市兩會,他的關注重點是滁州未來的重點產業發展方向,特別是產業鏈協同創新等工作。他同時表示,將在新征程上繼續發揮自身作用,助力滁州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站在新征程的起點上,代表們愈發感受到“使命”二字的分量。他們表示,將認真履行法定職責,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集發展之力,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實”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狀態,促發展、惠民生、勇擔當、善作為,為現代化新滁州建設貢獻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