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眼下雖值數九寒冬,但也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黃金期,連日來,天長市正熱火朝天地推進農田建設,搶抓冬季農閑施工進度,確保“糧田”變“良田”。
在萬壽鎮張安村相塘村民組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現場,4臺挖掘機正在平整土地、3臺開溝機則忙著挖溝修渠。“入冬以來,我們村已新建1195畝高標準農田、提升改造了763畝,1月中旬項目建成后,村里將組織大伙兒全力施足農家有機肥,為今年糧食豐收打好肥底子。”張安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盛永紅說。通過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該村將坡坡坎坎、零零散散的小碎田整修成了大塊方田,并對農田生產路、引排水溝渠系、提水站進行統一規劃配套建設。
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持續推進,天長市越來越多的“糧田”變成了“良田”。2024年,該市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為新建8.6萬畝,改造提升6.25萬畝。“各單位的施工建設都在緊張進行中,包括建立施工項目部、組織施工管理人員、設立‘六牌二圖’,與各村村委會對接量田交田、核查現場等。”天長市鄉村振興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作為國家重點商品糧基地縣,天長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通過近幾年的不懈投入和創新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98萬畝,占耕地面積85%以上,糧食產能、抗災能力、機械作業能力、農民收益、農田地力均有了明顯提高,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基本實現了“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目標,2023年天長市糧食產量86.72萬噸,2024年達到了93.58萬噸,為該市糧食生產實現二十一連豐奠定堅實基礎。
(葉翠 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