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書記’就是不一樣,有想法、有魄力,帶領我們發展特色養殖業、搞水產精養,大官圩700畝芡實連年喜獲豐收……我們的難心事兒,只要找到他,都盡心盡力地解決。”這位大家交口稱贊的“團長書記”,就是天長市萬壽鎮忠孝村黨總支書記王壽山。
穿上軍裝,他是一名熱血軍人;脫下軍裝,他樂當村民“領頭雁”。多年來,他團結帶領村干部錨定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將村組水面、300多畝林地等閑置資產進行重新公開對外招標;累計爭取上級各類項目資金近4000萬元,先后實施高標準農田改造等21個項目;投入100萬元新建鋼結構廠房并成功招租;設立“老政委工作室”,先后妥善化解350多起矛盾糾紛……如今的忠孝村,不僅被評為第八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安徽省鄉村治理示范村”,村集體經濟收入2021年首破50萬元,2023年達100萬元。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關鍵在于“頭雁”引領。近年來,我市堅持把村級班子隊伍建設作為組織振興的必要途徑、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推動構建“選、育、管、用”全鏈條培養體系,通過“頭雁”領飛、“群雁”齊追,著力鍛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干事創業隊伍,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
如今,全市村“兩委”干部中,有一大批像王壽山這樣積極投身鄉村振興的退役軍人、回鄉大學生、外出經商返鄉人士、本地致富能手等,正成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鄉村群眾共同富裕的“主力軍”。
選準“領頭雁” 建強“主心骨”
支部強,一強百強;支部過硬,一呼百應。
推動鄉村組織振興,要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更要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確保鄉村在“頭雁”隊伍的帶領下,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發展有為。
2024年9月19日,定遠縣永康鎮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角逐”,96名優秀年輕人才競爭8個村級后備干部崗位,原來這里正在開展“曲陽雁歸”擇優比選。
堅持“選、育、留、用”理念,建立健全“公開選拔、跟班鍛煉、激勵保障、擇優使用”機制,定遠縣委組織部通過創新實施“曲陽雁歸”工程,為定遠縣選優配強村(社區)“兩委”班子建立“蓄水池”“練兵場”,為定遠縣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先后招引652名優秀人才,其中大學生556人。
選對一個人,帶強一個村。我市通過深入實施村干部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大力選拔政治素質強、帶富能力強、公道理念強、奉獻精神強、廉潔意識強的“五強”人選到村任職,實施“四個一批”工程,即:從本村致富帶頭人、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中選拔一批;從優秀退役軍人中推薦一批;從有志投身基層的高校畢業生中招考一批;從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成功人士中回引一批。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計吸引近4000名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致富能手等到村任職。
放大“群雁活力”,需要打造“頭雁”領航、“群雁”齊飛的良好局面,構筑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過硬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為加強村干部崗位歷練,我市全面推行村級后備干部“預任制”,安排優秀后備干部擔任村支部書記或主任助理、鄉村振興專干、網格員等職務,讓他們在鄉村振興主戰場、服務群眾最前沿、矛盾調處第一線歷練成才。通過“預任制”鍛煉,近年來已有450多名后備干部進入村“兩委”班子。
育強“真本領”,拓寬“致富路”
“浙江省平湖市當湖街道通界村通過村企共建,打造‘共富工坊’,發展集體經濟的做法值得學習,符合我們村發展實際……”跟班學習后,來安縣張山鎮倒橋村黨總支書記高向陽深受啟發。
一個先進村,就是一本優秀教科書,很多發展經驗是可復制的。
2023年5月,“取經”歸來的高向陽,匯報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盼,與大家取得共識。村黨組織聯合滁谷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云邦共富工坊”,采用“村黨組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村集體92畝閑置土地改造為產業示范田,并整合項目資金新建4000平方米無菌廠房,培育種植能手、電商主播7人,打造集試驗種植、生態采摘、果蔬深加工和農村電商于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區。2024年,工坊帶動40多人就近就業,助力村集體經濟收入增加54萬元。
來安縣以倒橋村為“共富工坊”先行示范區,并編制《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百問百答》,指導村級黨組織自主經營。目前,該縣圍繞村企聯建,先后建設來料加工、農旅融合等特色共富工坊15家,助村年增收預計可達650萬元。
為全面提升村黨組織書記帶富能力,我市大力實施村干部素質提升、學歷提檔、實踐提能“三大行動”,深化鄉村振興專題培訓,高標準培育打造鄉村干部實訓基地,每年開展村“兩委”干部輪訓,每年組織百名村干部參加學歷教育,每年選派百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赴省內外名村強村跟班鍛煉,全面增強村干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本領。
“2024年以來,我們選派了120多名優秀村書記赴浙江湖州、平湖,江蘇南京、揚州以及省內黃山、安慶等地體悟實訓。圍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聯合浙江大學采取‘線上+線下’的方式對村黨組織書記及后備力量進行培訓,全市‘一把抓’、同上‘一堂課’,幫助他們學本領、長見聞、增才干。”市委組織部有關科室工作人員介紹。
涵養“好生態”,呵護“實干者”
2022年,明光市澗溪鎮出臺激勵辦法,讓各村在發展賽場上“比武”。
“我們村排名全鎮第4,看著前3名在臺上佩著綬帶領獎,心里很不是滋味。”澗溪鎮祝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文健說,回來后村“兩委”就定了目標、下了狠心。
圍繞產業發展,做足“艾草”文章,增加村集體收入近15萬元,推動村集體經濟收入超100萬元,全村農戶都得到了分紅;聚焦矛盾化解方面,充分發揮黨員和“五老”作用,累計化解處理矛盾糾紛20余件,緊扣民生工程,完成硬化道路超過7公里,新裝路燈60多盞,實現村內旱廁清零、垃圾治理全覆蓋……2023年,該村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全鎮排名第一。“臺下看客”變為“臺上主角”,李文健說:“現在我們渾身是勁,工作熱情更高了!”
獎優罰劣,讓實干氛圍濃起來,讓干事創業“生態”好起來。我市全面落實激勵村干部干事創業實施意見,讓村干部有勁頭、有奔頭、有干頭。近幾年,通過選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進鄉鎮領導班子、面向優秀村干部招錄公務員等措施,進一步拓寬村干部“成長通道”。落實待遇保障,激勵干事創業。實施“黨內溫暖”行動,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同時,我市將嚴的基調貫穿于村干部隊伍建設始終,堅持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嚴在平常,健全崗位目標責任制,加強村級小微權力清單管理,開展“學黨紀、強作風、提能力”大討論,將村干部實績作為評先評優、崗位調整、星級支部建設的重要依據。全市各級黨組織持續加強村干部管理監督,鳳陽縣出臺村干部管理“兩制度兩辦法兩清單”,定遠縣開展村干部隊伍“大調研、大清查”工作,明光市開展農村“三資”監管突出問題專項檢查……全力推動村干部將權力裝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嚴管與厚愛并重,讓“領頭雁”爭做村民致富的“引路人”,搶做敢于擔當的“排頭兵”,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和美鄉村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