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5年1月6日6版)
隨著樂隊指揮手里的指揮棒輕輕一揮,俄羅斯國家模范交響樂團演奏的《難忘今宵》旋律在來安縣大劇院上空飄蕩。在觀眾熱烈的掌聲中,來安縣“2025新年音樂會”緩緩地落下帷幕,2024年“文化惠民展演項目”至此畫上句號。
“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高質量演出,以前想都不敢想。”演出結束,來安縣觀眾朱梓萌忍不住在社交平臺分享觀演情況。喜歡文藝的朱梓萌,節假日經常和朋友去上海、南京、合肥等地觀看演出。朱梓萌說,她在售票軟件上看到,別的城市有同樣的音樂會在售門票,價格在100元至780元。而這次在來安,她通過文化藝術中心的微信公眾號搶到免費門票。
朱梓萌所觀看的演出是來安縣“文化惠民展演項目”之一。為了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該縣將“文化惠民展演項目”列為202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投入資金200萬元,與江蘇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合作,邀請國內外優秀演出團隊,在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開展了20余場演出,內容涵蓋話劇、音樂劇、雜技、相聲等多種形式,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演出結束后,劇院會對觀眾的觀后感進行調研,并根據觀眾的反饋動態調整節目單。”來安縣文旅局黨組成員陳沁園介紹,通過調研他們了解到親子兒童劇的需求量大,于是調整暑期節目單,甄選《老虎斷案》等4場兒童劇目連續演出,以文化演出點單式服務,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每一次搶票我都沒有錯過。”余思敏是文化惠民展演的忠實觀眾,她告訴記者,自己關注了文化藝術中心的公眾號,并加入粉絲群。一看到公眾號推出開票信息,她便早早定好鬧鐘,準時搶票。演出有長輩喜歡的戲曲,有孩子喜歡的兒童劇,也有她自己喜歡的話劇、音樂會。多樣化的“文藝大餐”可以滿足她家每一位成員的需求。
觀眾有需求,劇場有響應。來安文化藝術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抖音、粉絲群等線上渠道進行售票,并提前制作活動海報、專題頁和周邊產品等進行演出宣傳。“線上搶票非?;鸨?,每場演出幾乎都在三分鐘內被搶空。”陳沁園介紹,每場演出還會預留部分線下票,以滿足手機操作不熟練的老年人等群體的觀演需求。
“2025年,我們計劃在演出中融入本地元素,展現地方文化的獨特魅力。”陳沁園介紹,該縣文化藝術中心將與江蘇省演藝集團共同策劃創作本土化的文藝演出,提高本地觀眾的參與度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