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4年零收入的“空殼村”,提高到2019年的15.6萬元,再到2023年的74.64萬元,實現了“三級跳”,施集鎮井楠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變化的背后,見證的是南譙區正徐徐展開的一幅黨建引領集體經濟蓬勃發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地處皖東茶鄉施集鎮產茶區中心位置的井楠村,山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
讓好環境催生好產業。“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什么樣的水土,就會孕育出什么樣的資源,才能播撒什么樣的種子,發展出什么樣的產業。”施集鎮井楠村黨總支書記韋興旺說,“我們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決定把茶產業作為我們村的主導特色優勢產業來抓,既改善了生活環境,又增加了農戶收入。”
該村積極探索“合作社+龍頭企業+基地+茶農”的運作模式,依托全區茶葉合作社的技術力量和銷售渠道,形成規模化、品牌化運營,效益大大增加。如今的井楠村,不僅村民實現了“居住新社區、就業在門口”,村集體經濟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宜股則股、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
秉持著這樣的發展思路,南譙區因村制宜指導村級編制發展規劃,充分發揮各村產業特色,系統謀劃、分類施策,實現“一村一規劃”“一村一產業”,全面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統一,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產業引領,盤活了資源,壯大了村集體經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更是激發了村民拓寬收入渠道的熱情。
如今,南譙區67個涉農行政村(社區),初步形成了資產租賃、旅游推動、產業發展、土地盤活等四種類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從2018年的1418.7萬元,到2023年的4176.12萬元,村均收入69.6萬元。
充分釋放鄉村的內生動力,讓村民發揮主體作用,全面激發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南譙區還從要素支持、資金傾斜、金融支持及產品銷售4個方面出臺激勵企業參與“村企聯建”優惠措施17條。目前,已統籌各級財政資金超800萬元,撬動金融資本約3億元,土地約200畝投入聯建項目,帶動全區27個村與35家企業實現聯建,帶動返鄉農民創業項目16個,為全區村集體經濟年創收1673.4萬元。
瞄準共同富裕目標,提升鄉村鄉親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是南譙區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出發點,也是最終落腳點。
奮進新征程,南譙區將進一步支持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合作社、產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積極探索“聯合+資金”“聯合+指標”“聯合+資源”“聯合+產業”4種新模式,鼓勵社會資本與土(林)地、人力等生產要素結合,引導本地農戶實行勞務合作,積極謀劃村企勞務合作項目,在源源不斷的項目帶動下,于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擘畫產業興旺、農民富裕、鄉村和諧的幸福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