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明宣
龍明宣,男,1946年5月生,全椒縣襄河鎮屏山社區居民。龍明宣自幼父母雙亡,鄰里鄉親對他照顧有加,讓他從小心懷感恩之心,他靠著走街串戶賣小商品維持生活,遇到誰有困難,總是伸出援助之手,賣貨途中見義勇為,救起摔傷后意識不清的老人;鄉鄰忘帶錢時,主動賒賬;幫助鄰居陳某義務接送三個孩子上學放學五六年;鄰居陳某因病做手術臥床,行動不便,龍明宣幫忙送飯菜三年。2023年10月11日,龍明宣突發急性腦出血離世,他的妻子按照他生前遺愿,將他的遺體捐獻給安徽省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中心,用于醫學研究。龍明宣的感人事跡事跡獲中安在線、滁州日報等多家省市主流媒體宣傳報道。2023年11月,獲省紅十字會頒發遺體捐贈證書。
凡人善舉 救人伸出援手
龍明宣自幼父母雙亡,由親友和鄰居拉扯大,讓他從小心懷感恩之心,只要看到街坊有需要,他總是第一時間上前幫忙。心醇氣和,質樸無華,是龍明宣生前給大家留下的印象。
2022年6月一個早晨,天剛微微亮,早早起床的龍明宣像往常一樣駕駛著三輪車前往全椒赤鎮去趕集,在途經奶牛場附近時,遠遠地看到馬路邊一輛三輪車壓著一個人側翻在路邊,車子的輪子還在轉。雖然過往車輛紛紛避讓,但是無人上前幫忙。龍明宣把車騎到事故車前面停下,看到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被三輪車壓住,動彈不得,嘴里還不停的“哎呦、哎呦”呻吟著,他未加思索,趕緊上前幫忙把壓著的三輪車抬開,扶老人坐起來。據老人介紹,她也是想趕早去集市上買點東西,因為靠邊避讓一輛大型車,不慎側翻摔倒,幸運的是沒有受大傷。“我被壓在車下10來分鐘了,很多人路過不敢來扶,多虧你,是你救了我。”緩過神來的老人連連說感謝。見老人無大礙,龍明宣擺擺手就繼續趕路去了。
2023年5月一天中午,剛從鄉鎮趕完集返程的龍明宣騎著三輪車行至花園橋附近時,看到馬路中間踉踉蹌蹌坐著一名男子,多次試圖站起來都未能成功。此時正值下班高峰期,馬路上車來車往十分的危險,趕緊停下車,走到路中間,攙扶著男子走到路邊樹蔭下,從車上拿了一瓶礦泉水和幾顆糖果給他,過了好一會,稍微恢復意識的男子表示中午因親朋相聚,酒喝多了,在回家路上失去意識,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坐在路中間了。得知龍明宣救了自己,當即就從口袋里掏出錢財表示感謝,卻被他婉言謝絕。
古道熱腸 處處溫情助人
龍明宣夫妻二人靠著打零工、走街串戶賣小商品維持生計,月收入1000余元。日子雖說貧苦,但他從未停止過幫助別人。鄰居陳某在縣城做生意,平時看店生意比較忙,家里三個孩子經常無人接送,龍明宣夫婦每每趕集擺攤回來,都會主動幫他們家接孩子和帶孩子,這一接送就是五六年。有時孩子們的父母忙,到了飯點沒回來,龍明宣就主動做飯帶孩子一起吃。這份熱心與擔當,一直讓陳某一家感激不已,“龍老一直把我們的孩子當做自己孩子一樣看待,他這一走,我們十分難過,一時都難以接受。”
2023年3月,鄰居何某因靜脈曲張手術開刀,行動不便,為維持家庭開支丈夫崔某外出工作,照顧不到她。在這個關鍵時刻,龍明宣伸出援手。他經常端著熱騰騰的飯菜,送到何某的床前,等她吃完,再收走洗刷,看著眼前這位笑呵呵的“老好人”,何某眼中泛起了感激的淚水。
龍明宣的熱心打動著每一位鄰居,也讓他在鄰里間得到尊重,就在他做手術急需用錢的時候,左鄰右舍一次性拿出12萬元交給他的妻子,讓他們不用擔心錢的事,好好把病治療好。在老人走后,還有7萬元欠款未還,鄰居們都讓龍老妻子段春花好好把生活過下去,錢不要急,有的鄰居甚至說不還都行,讓段春花不要有心理負擔。
捐獻遺體 傳遞生命大愛
七八歲時,龍明宣聽街坊說起,自己的父母跟隨部隊參戰,在來安縣半塔鎮附近犧牲,由此“家國情懷”便在他心中深植。每年清明前夕,龍明宣都會捧著鮮花輾轉全椒、滁州,坐車到半塔鎮祭奠無名英雄父母,這一舉動他堅持了30多年。
“我丈夫生前有一個愛好,就是愛看電視、看新聞,他是一個社會責任感很強的人。”妻子段春花回憶,早在十多年前,他就通過電視節目了解到遺體捐獻,便萌生了死后捐獻自己遺體的念頭。在與妻子的聊天中,他說到:“人死如燈滅,如果把我葬到墓地里去,這一代兩代可能會記得給我掃墓,再往后誰又記得呢?不如把遺體捐獻出去,讓生命回報社會,為醫學事業做出最后一絲貢獻,為社會貢獻最后一份力量。
2023年9月25日,龍明宣突發急性腦出血,經過多日搶救,仍未能挽回他的生命。“老伴,記住了,在我走后,一定要把我的遺體捐獻出去。”這是龍明宣留給妻子的臨終囑托。盡管悲痛難忍,段春花還是堅強地選擇兌現他十年來的遺愿,在縣紅十字會、縣醫院的幫助下,將他的遺體捐獻給安徽省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中心,用于醫學研究。他也成為全椒縣自2010年以來第2例遺體捐獻者。
龍明宣用一顆滾燙的心,一雙熱情的手,溫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他用自己的生命詮釋無私與奉獻,把愛心灑向社會的每個角落,對龍明宣來說,助人為樂是一種執著,更是絕境中的一縷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