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包增光 通訊員劉 嫻)近年來,市關工委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局,努力把工作抓到“點子”上,通過著力樹立7個典型,推動全市“鄉村振興·關工助力”工作深入開展,打造擦亮“典型引路助振興”工作品牌。
市關工委和南譙區關工委在姑塘村創建示范村,3年來,幫助爭取2000萬元資金修建5.12公里柏油路,幫助爭取800萬元資金整治八支渠,每年開展電商培訓、捐資助學、看望兒童等活動。南譙區關工委打造助力鄉村產業振興典型,幫助食用菌產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創辦超然家庭農場。來安縣關工委打造“創新培訓舉措 培育新型人才”典型,聘請128名農技專家與128個村開展結對農技服務,組織198名“五老”農技專家結對幫扶480個農村科技示范戶等。全椒縣關工委打造“雙百雙千”助力鄉村社會治理和人居環境整治典型,組織百人“五老”宣講報告團宣講百場以上,組織千名“五老”志愿者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社會矛盾調處。
同時,天長市關工委通過打造“鄉村興起文明風”典型,引導餐飲新習慣、婚喪新風俗、鄰里新風氣、家庭新風尚、遵紀守法新形象。鳳陽縣關工委在該縣晏公新村打造“促進共同富裕 關愛共同成長”典型,對困境家庭兒童結對關愛,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全程資助。市農業農村局關工委打造“銀齡農技助振興”典型,組建30人銀齡農技專家服務團,重點參與全市高素質農民培訓和聯系指導農村“雙創”青年先鋒,開展銀齡講學和農業科技咨詢、培訓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