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正忙著采摘果實。
11月8日,“來安花紅”產業基地的花紅酒窖內到處彌漫著濃郁的酒香。今天是“精品來安花紅酒”的好日子,經過3年窖藏的1萬升“精品來安花紅酒”2024年頭酒開壇,并開始灌裝作業,為供應今年“兩節”長三角地區市場做準備。
“我們與江南大學合作,在古法花紅釀酒技藝的基礎上,融合了‘蘇藝徽釀’現代釀酒工藝,經過3年多的努力,最終研發出了最新的大曲酒釀造工藝。該項技術于今年6月獲得了國家白酒發明專利。”說起花紅酒最新的釀造工藝,安徽涂中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士強信心滿懷。他們采用最新工藝釀造的第一批“精品來安花紅酒”,去年,一經問世就廣受消費者好評,市場供不應求。
王士強指著酒窖內一排排整齊排列的200多壇酒介紹道,“精品來安花紅酒”全部選用上等“來安花紅”和優質天然礦泉水為原料,采用最先進的釀酒工藝,產品兼具傳統酒的醇厚,又保留了花紅的果香和營養成分,聞香獨特,口感綿柔,是“來安花紅”品牌系列的“拳頭”產品。
來安縣政協委員、花紅種植協會副會長李迎軍說出了一段鮮為人知的花紅“蝶變”史。“來安花紅”小巧玲瓏,形似蘋果,色澤青黃紅暈,香味濃郁,富含多種維生素和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交通運輸的日益便利,大量南方的優質水果沖擊本地市場,“來安花紅”失去了市場競爭力,種植面積逐漸萎縮,2000年后,僅剩下一棵嫁接了蘋果的“來安花紅”樹,種質資源瀕臨滅絕。
“還好沒斷了根,沒讓這么好的東西毀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作為來安人,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賡續花紅的種質資源。”李迎軍說,2009年,來安縣組織開展“來安花紅”種質資源搶救性培育,他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承包了200多畝林地,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建設了集生態養殖、種植、采摘、民宿等特色農業旅游為一體的來安花紅產業基地。為更好地保護“來安花紅”,他牽頭成立了來安縣花紅種植協會,同時與南京農業大學、滁州學院等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在擴大花紅種植面積的同時,不斷延伸拓展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精深加工。
2016年1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來安花紅”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目前,該縣共種植“來安花紅”1000余畝,種植面積在逐年增加,計劃利用五年時間發展到10000畝以上,并逐步向周邊縣、市、區輻射推廣。現在“來安花紅家族”人丁興旺,麾下已經囊括果汁、果醬、果脯、果醋等產業近20個產品,“來安花紅”正在慢慢煥發新的生機。(呂華 林學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