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廢城市’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日前,在市生態環境局新聞發布會上,對于廣大市民非常關注的“無廢城市”建設,該局相關負責人在記者提問環節上解釋道:“‘無廢’并不是沒有固體廢物產生,也不意味著固體廢物能完全資源化利用。‘無廢城市’是一種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理念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化、利用資源化和處置無害化,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11月,國家就明確提出要穩步推進“無廢城市”建設;12月,生態環境部等18個部委聯合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提出推動100個左右地級及以上城市開展“無廢城市”建設。2023年6月,滁州市被列入省級“無廢城市”建設名單。2023年12月,《滁州市“無廢城市”建設方案》編制工作啟動,經過走訪、調研、資料收集、征求意見等環節,目前方案基本成形。今年9月底,《安徽省“無廢城市”建設行動方案》發布。
自被列入省級“無廢城市”名單以來,我市搶抓機遇,加強頂層設計,成立“無廢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對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力爭在破解建筑垃圾治理、藻泥利用處置、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難題上取得新進展。
在工業固廢方面,我市大力推進“無廢城市-無廢園區-無廢集團-無廢企業”的“四無”建設,累計獲批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2個、綠色工廠9家、綠色設計產品19個,省級綠色工廠26家。農業固廢方面,全市現有標準化秸稈收儲中心106個,基本實現糧食主產區鄉鎮全覆蓋,年收儲能力160多萬噸;累計建成臨時堆放轉運點1065個;全市產業化利用規模企業190家,其中秸稈原料化利用企業9家,秸稈能源化生產企業46家,秸稈產業化利用量232.13萬噸。
建筑垃圾方面,我市擁有拆遷、裝修等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理設施2處,處理能力15萬噸/年。此外,城管、住建等部門建立聯合執法會商機制,通過信息共享等舉措,對主城區508輛渣土車施工現場、運輸路線等信息做到底數清、情況明。2023年以來,共開展聯合執法行動4次,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14起,取締亂倒垃圾遺留堆放點6處。危險廢物方面,健全收集轉運體系,利用處置總規模達19.15萬噸/年,明確全市183家產廢單位,基本實現全過程管理。目前,20家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全部建立“專職業務員+企業副總”管理危廢制度。
同時在生活源固廢方面,全市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建成垃圾分類投放點162個,加速推進1402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建設。采購44輛廚余垃圾專用運輸車,建成餐廚、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并具備試運行條件,打造前端、中端、末端全鏈條處置系統。建成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廠4座,廚余垃圾資源利用處理設施2座。
建設“無廢城市”,對滁州有什么利好之處?據介紹,可以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綠色“低廢”產業,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協同推進減污降碳。此外,推動一般工業固廢產生強度下降和資源化利用水平穩步提升,危險廢物安全處置和應急保障能力持續加強,生活源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不斷升級,建筑垃圾分類管理體系日趨完善,農業固體廢物多元利用途徑逐漸暢通,“無廢”發展理念得到社會廣泛認同。
當前,“無廢城市”建設工作任務仍然十分艱巨。我市將深入開展機關、單位、飯店、商場、社區、村鎮、家庭等“無廢細胞”建設,以點帶面有序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全方位、多渠道宣傳“無廢”常識,讓“無廢”理念得到廣泛認同,將“無廢城市”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把建設“美麗滁州”轉化為全民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