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潘 超 全媒體記者王太新)近年來,瑯琊區教體部門通過強化學校主陣地、拓展整合校外資源等多種舉措,著力構建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新格局,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搭臺子”強保障。統籌財政資金2500余萬元,在全區中小學校建設創客中心(機器人教室)、編程教室、航模教室、地震體驗館、自然科學教育中心等科學教育專用教室,配備專業儀器設備,為科學教育提供硬核支撐。協同區科技局開展“大器‘皖’成 徽常科普”科普展品系列體驗活動,常態組織在校學生參加科學實驗秀、博士進校園等10余個科普活動,受益青少年達5萬多人。
“壓擔子”優師資。為各中小學配科技副校長,平均每校有6名科學教師,實現中小學科學,中學物理、生物、化學、地理等科學類學科區級名師工作室全覆蓋。成立瑯琊區中小學科學學科聯盟,充分發揮大隊輔導員和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服務、引領、研究、示范功能,不斷提升科學教育質量。該區多校、多人在全省乃至全國科學類學科大賽中獲獎。
“開方子”促成效。連續11年舉辦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吸引全區80%中小學師生參加。參與省級平臺“皖教云”線上資源錄制22節,近20名科學教師參加疫情期間安徽省小學科學學科線上錄制。在各中小學校課后服務中拓展科技類活動,開設“航模”“機器人”“編程”等科學教育社團,普及師生的科學素養。3人次在市級科學類論文評選中獲獎,2人次在省級科學類論文評選中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