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建場地設施、辦賽事活動、送健身指導……
擴大供給,燃旺全民健身之“火”
夜幕降臨,滁城各大運動場館燈火通明,各個運動片區人氣爆滿;歷時4個月的滁州市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15個大項、54個小項的比賽在全市各地舉辦,掀起了全民健身新熱潮;社會體育指導員進社區,把科學健身指導送到群眾身邊。
全民健身,關乎人民幸福。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全民健身事業發展,堅持從群眾健身需求出發,不斷擴大體育供給,把場地設施建在群眾身邊,將賽事活動辦在群眾身邊,把科學健身指導送到群眾身邊。隨著不斷改造升級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和繁榮發展的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越來越多的人養成了運動習慣,正沿著“全民健身路”,奔向健康幸福。
大力建設施,方便群眾就近健身
晚上7點,今年新改擴建的南譙區雙洪體育公園里人聲鼎沸,隨處可見健身人群。公園內,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臺、羽毛球場、兒童游樂設施、健身步道應有盡有,且均配有燈光,家住附近的群眾紛紛前來,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
前不久,瑯琊路小學體育場經過“一場兩門”改造后向市民開放。至此,全市目前對外開放的中小學體育場已達20所,極大滿足了周邊群眾的健身需求。
近年來,我市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高度重視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拿出真金白銀建設體育場地設施,滿足群眾就近健身需求。
兩年前,我市以承辦安徽省第十五屆運動會為契機,建成滁州奧體中心、天長市城南奧體中心、全椒縣體育中心、瑯琊區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重點體育場館設施,實現了市級“五個一”、縣級“五個一”、區級“兩個一”全覆蓋。
后“省運”時代,我市加快推進“快樂健身”行動,新建一批鄉鎮級“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公園、口袋體育公園以及健身步道;制定《滁州市中心城區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實施方案》,在全省率先開展學校“一場兩門”安全改造,中心城區已有20所學校完成安全改造,利用課余時間和節假日等時段向群眾免費開放。
“小區里有健身廣場,出小區15分鐘左右就能找到體育公園或健身步道,群眾健身‘舉步可就’,非常方便。”走訪中,正在滁城南湖公園健身步道上鍛煉的劉先生深有感觸地說。
據市教體局副局長李志介紹,根據計劃,全市下半年還將建成體育公園1個、口袋體育公園7個、百姓健身房8個,健身步道38公里。
精心辦賽事,激發群眾健身熱情
我市以舉辦全民健身運動會和主題示范活動為引領,把體育賽事活動辦在群眾身邊,深入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
辦好常規賽。按照“月月有賽事、周周有活動”原則,以市、縣全民健身運動會為主,社區運動會、新年登高、全民健身活動等為輔,舉辦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今年年初,我市印發了《滁州市第八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競賽規程》,設15個大項、54個小項,比賽地點分布在各個縣(市、區)。幾個月來,太極拳、傳統武術、釣魚、足球、象棋、圍棋等各項賽事輪番上演,吸引了全市各地3000多名體育愛好者參賽。與此同時,鄉鎮(街道)根據當地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賽事活動舉辦社區運動會和廣場舞比賽。皖東大地全民健身熱潮涌動。
打造品牌賽。我市充分利用皖東地區自然環境、山水優勢、旅游休閑等資源,打造具有皖東特色、行業特點、影響力大、可持續性強的品牌活動。上半年舉辦了中國全椒“正月十六走太平”快樂健身行、安徽省第十屆茉莉花全民健身展示大賽、2024長三角自行車聯賽·安徽明光站等賽事活動,“一市多品、一縣一品”的全民健身品牌正在逐步顯現。
承辦省級賽事活動。相繼承辦了2024年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安徽分會場,安徽省紀念毛澤東同志“發展體育運動 增強人民體質”題詞72周年全民健身主題活動(滁州分會場)。截至目前,全市共舉辦全民健身賽事活動400場次,參與人數61.75萬人次。
眼下,我市正緊鑼密鼓籌備2024滁州馬拉松和2024“中國·皖美山水”騎行賽·全椒江淮分水嶺風景道站暨滁州市第二屆自行車公開賽等賽事,萬人馬拉松體育盛況將再度在滁城上演。
用心優服務,指導群眾科學健身
今年60歲的南譙區健身氣功協會會長、滁州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周芳,退休后發揮余熱,幾個月來先后40次走進南譙區發能國際城小區,義務教授群眾健身氣功,為全民健身事業貢獻力量。
在滁州,像周芳這樣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還有很多。據介紹,圍繞群眾健身需求,我市著力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突出“愛健身、有情懷、懂技能、會組織”的目標導向,注重從理論素質較高、實踐能力較強、專項技能突出的體育專業教師、體育管理人員、體育社會組織骨干中吸納社會體育指導員。今年1到6月我市共培訓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600余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0余次,4月評選出2023年度市優秀社會體育指導員50人。目前,我市注冊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13334名,今年將完成所有社區配備社會體育指導員。
我市還加強社會體育組織建設。目前,全市共有體育社會組織262家,會員26580人,其中3A級體育社會組織13家。各體育社會組織經常性組織會員開展賽事展示活動,在舉辦體育賽事、提供健身指導、推動全民健身事業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市在國民體質監測中心的基礎上建設了科學健身指導中心,目前已建成“1市5縣”科學健身指導中心,今年將完成科學健身指導中心全覆蓋。今年1到6月累計為5000余人提供體質檢測,并出具運動處方,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有效提高了群眾的科學健身意識、素養和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