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邦軍 通訊員王 豐)“真是多虧你們及時發現并維修,不然店里的食客要是不小心掉進去,后果不堪設想。”9月20日,看著店前破損的上水井蓋更換一新,來安縣水口鎮中心街的宋建喜笑顏開,激動地連聲向“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員朱志微道謝。“不用客氣,這是我的職責所在。”話音剛落,朱志微舉起手機再次拍照上傳,對案件進行核查。
原來,就在前一天的中午,一輛小貨車在倒車過程中,將宋建家店前人行道上本就老舊的上水井蓋壓出了一個窟窿,“張牙舞爪”的鋼筋露了出來,給店內食客和過往行人造成安全隱患。正當宋建一籌莫展時,朱志微巡查至此也發現了問題。于是,她拿著手機從不同角度拍攝3張圖片,并通過城管通APP自動定位地址、簡要描述問題現狀上傳至數字城管平臺。不到一天時間,就有施工人員到達現場,更換了井蓋并修復了破損路面。
和朱志微的工作內容一樣,自去年下半年起,吳露露就開始負責施官鎮的“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工作。她每天所做的,就是不間斷的在路上巡查,對于發現的機動車亂停、垃圾滿溢、市政設施破損、行道樹倒伏等問題,通過城管通APP定位事件地點,拍照、描述后,把案件上報到縣數字城管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會根據不同案件類型,把案件派遣給鄉鎮以及相關責任部門來解決。“平時的巡查范圍主要是中心鎮區1至2平方公里左右面積,但是每周也要利用3天時間下到鎮上的所有村里,對一些突出問題進行上報。”吳露露說,她們不光是城市問題的發現者,也是問題的處理者。巡查的路上碰到垃圾桶倒了、牛皮癬廣告、路面垃圾等小問題,能自己解決的就盡自己所能去解決。
“‘數字城管’覆蓋城區,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但鄉鎮全域覆蓋在全省還是首個。”據來安縣城市管理局黨組成員、數字城管指揮中心主任錢榮斌介紹,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和鄉村治理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來安城管以科技賦能,創新工作思路,不僅串聯全縣630路視頻監控,進行智能分析和自動派單。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還把城市管理延伸到鄉鎮,將全縣12個鄉鎮納入基層網格,增派“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員實行城鄉治理有效聯動。截至今年9月,共受理城市管理案件82562件,立案81082件,立案率98.2%,其中已經結案74510件,結案率91.89%。從根本上破解了以往鄉村“看得見管不著”和部門“管得著看不見”的問題,探索出一條具有“來安特色”的城鄉治理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