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日,鳳陽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來到臨淮關鎮居民張某某家中,實地了解其低保金辦理及發放情況,通過張某某的手機短信提醒,確認了張某某低保金已按月足額發放到位。
此前,該縣紀委監委在梳理“12345”政務熱線的群眾訴求時發現,臨淮關鎮居民張某某反映其低保申請已提交長達兩個多月,但一直未通過審批,希望能早日辦理成功,緩解燃眉之急。
低保金關乎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保障,是群眾的心頭大事。該縣紀委監委和臨淮關鎮紀委啟動“室組地”協同聯動機制,迅速行動,核查清楚相關問題。經了解,社區經辦人員僅依據張某某提供的相關材料,發現張某某名下有登記的飯館營業執照,
未當面了解其個人家庭及收入情況,就認定張某某不符合低保條件,實際上張某某名下的飯店早已停業多年,且目前本人身患重大疾病,正在住院治療,符合低保救助條件。縣紀委監委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批評教育,督促其切實擔負職責。在縣紀委監委監督推動下,社區工作人員主動到醫院與張某某當面了解情況,并實地走訪周邊鄰居進行核實了解,在確定張某某符合相關政策后,第一時間為其辦理了低保。
今年以來,鳳陽縣紀委監委聚焦低保領域“應享未享”“應退未退”“重復享受”“違規享受”等易發多發問題,選取最低生活保障領域突出問題作為該縣集中整治“小切口”,切實維護困難群眾合法權益,讓群眾收獲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推動整治工作取得實效,該縣紀委監委強化內部配合和外部協同,充分發揮派駐監督“前哨”作用,壓緊壓實屬地政府主體責任和民政部門監管責任,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強化過程監管,著力打通低保政策落實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強化“監督一點通”平臺“穿透式”晾曬,對群眾關心關注的“優待評定類”使用情況,既公開過程,又公示結果,從源頭上預防“微腐敗”。同時,不斷拓寬問題線索渠道,定期梳理“民聲呼應”“監督一點通”平臺、“12345”熱線、信訪舉報等方面群眾反映事項,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找準民生癥結、挖掘問題線索,深挖問題背后的作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以來,發現問題線索5件,已辦結3件,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4人,追繳低保金10.7萬余元,推動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個。
“低保金是困難群眾家庭基本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該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以項目化整治為切口,持續做好靠前監督,主動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織牢織密困難群眾“保障網”。(鳳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