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記者從黃山市徽州區水利部門了解到,北京時間當天上午,在澳大利亞悉尼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5屆執行理事會上,黃山市徽州區和江西省婺源縣聯合申報的徽州堨壩-婺源石堨,與新疆吐魯番坎兒井、陜西漢陰鳳堰梯田、重慶秀山巨豐堰等4個工程,成功入選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38項。
徽州堨壩和婺源石堨均為古徽州區域一種古老的砌石引水堰壩類型水利設施,是當地群眾在長期與大自然作斗爭的生產實踐中誕生的產物,兼具灌溉、防洪、防火、生態等綜合性功能,其營造的水景觀與古村落、古建筑等遺址遺存融合一體,蘊含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是我國古代水利史上極具區域文化代表性的水利遺產。
徽州堨壩主體段位于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境內,其中鮑南堨建成已有1697年歷史,是新安江上有文字記載的最古老的水利灌溉工程。據《徽州水利志》記載,徽州區共有500年以上的古堨壩20余座,明代梯田1處,古村落灌溉水系10余處。目前,我省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有舒城縣七門堰、壽縣芍陂、徽州堨壩3處。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主持評選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其評選始于2014年。(記者 吳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