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既要看性能也要看顏值,汽車內飾五花八門,但生產起來并不容易。長期以來,國內汽車制造商在打造汽車內飾方面嚴重依賴進口成型設備,近年來,這一困境被鯤鵬公司的眾多技術專利打破了。
在安徽鯤鵬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重達30噸的汽車內飾成型裝備僅需12秒就可以打造出一件樣式精美的汽車門板或扶手。“國外的設備對中國人來說太高了,而我們調整的高度在600毫米到800毫米,這樣操作時間長了不容易疲勞。我們的設備護欄以內有光幕,下部還有激光雷達,一旦有異物進入就會停機報警。”裝配二部主管顧偉偉介紹,人性化的設計與智能的安全系統,彰顯出“中國制造”的用心。
如今,鯤鵬公司擁有兼容凸凹模帶壓空功能的真空成型機、用于大尺寸產品的自動化成型機、全自動冷柜內膽生產線等多種創新設備,填補了相關行業空白,大大降低了國內家電和汽車的生產成本,推動了產業鏈的智能化、自動化轉型,這一系列技術成果都離不開總工程師、技術部部長葛孝華及其團隊的不懈努力。
2006年,葛孝華從安徽農業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畢業,工作第一站就來到了鯤鵬公司,“我是黃山人,當初來到滁州也是誤打誤撞。之所以選擇在滁州打拼,是因為滁州和鯤鵬公司給我的感覺很溫暖,滁州是一座奮進向上、宜居宜業的城市,鯤鵬公司對我們新來的大學生很關心,服務周到,讓我堅定了在這里發展的信心和決心。”葛孝華說。
“成功的秘訣就是不怕失敗,不斷鉆研。”參加工作以來,葛孝華一直工作在技術研發前沿,十幾年來,他幾乎每周只放半天假,早上7點上班,晚上9點回家,其余的時間大多都用來研究設備和解決客戶的疑難問題。9年前,葛孝華第一次帶領團隊研發出首臺汽車內飾件真空成型機,產品效果卻不盡如人意,遭到了國外制造商的嘲笑。面對挫敗和技術壁壘,他意識到僅靠模仿無法實現技術的超越,國內外市場需求存在差異,要研發中國自己的技術必須針對國內本土企業進行細致調研。5年間,他堅持深入市場,實地考察,走過全國40多個城市,在無數大大小小的汽車裝備工廠中與工人聊天,了解實情,尋找對策。功夫不負有心人,葛孝華與團隊抓住了國外產品是標準產品,不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的缺點,在消化吸收國外設備的基礎上,加入國內個性化需求,讓設備更加適合國人使用,成功設計出更靈活更精細的本土裝備。
“精益求精,方能獨具‘匠心’。我們目前開發的成型機跟國外的技術基本上沒有差異,甚至有些地方還超過了他們。我們產品的價格是國外進口設備的一半,交貨期也是國外設備的一半,大大減少了客戶等待時間。”葛孝華自豪地表示,“目前我們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不僅占據了國內市場,還出口到法國、英國、波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這讓以前看不起我們的外企刮目相看。”
在鯤鵬公司工作的16年間,他固守本心,追求卓越,創新不止,先后4次榮獲省科技進步獎,帶領技術團隊獲得的技術專利已經突破1000個,其中發明專利387個,連續多年榮獲安徽省發明專利百強,先后被評為“安徽工匠”“安徽省勞動模范”。葛孝華不僅在科研中勤奮鉆研,還重視人才培養,堅持“傳、幫、帶”,每個月都組織開展學習培訓,每年組織培訓15場,參加培訓750人次以上。培養出多名高技能人才,其中工程師12名,技師20名。
“今后,我將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現有設備的自動化基礎上深度融合5G技術,與引進AI識別技術方面加大研究力度,不斷提升設備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為推動滁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葛孝華信心十足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