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非遺課堂、參與“行知學堂”、感受傳統文化……這個暑假,滁州一批又一批青少年兒童走進家門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度過了一個有“知”有“味”的假期生活。
為豐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7月份以來,我市依托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持續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系列活動,以繽紛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傳播文明馨香,傳遞文明風尚,點亮孩子們的暑期生活,讓孩子們度過一個文明、健康、安全、有益的暑假。
實踐“上線”,“暑”有所托
文明實踐,重在文明,貴在實踐。
炎炎夏日,如何讓青少年兒童暑期生活學有所樂、學有所成、學有所為,我市充分發揮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陣地作用,讓孩子們多了“家門口”快樂學習的好去處。
定遠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行知學堂開辦“愛滿天下 知行合一”暑期公益托管、南譙區梅鋪社區聯合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等開設“梅家樂愛心學堂”,幫助轄區居民解決假期孩子無人照顧的“愁心事”。
如何既解決學生們暑期“看護難”的問題,又豐富未成年人暑期精神文化生活?鳳陽縣充分發揮實踐陣地、實踐隊伍重要作用,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講堂、科普教育室、文化活動室等,相繼開設非遺傳承、安全教育、手工制作、課業輔導等暑期托管班。
瑯琊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策劃開展了優秀傳統文化體驗、紅色教育、安全保護、文明素養提升、勞動教育實踐等各類主題活動,有效解決外來務工家庭未成年人、留守兒童等群體“看護難”問題。
據了解,截至目前,全市13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設暑期托管班,與78家高校及社工機構結對共建,充分鏈接優質教育資源和人才資源,為轄區未成年人提供托管看護、作業輔導、文體活動、社會實踐等豐富多彩的課程,服務學生1.58萬余人次。
活動走“心”,生活“上新”
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
文明實踐活動如何出新出彩?我市在開展“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系列活動的具體實踐中,探尋文明實踐“活起來”的秘訣。通過緊密配合暑期青少年的廣泛需求,持續開展系列豐富的活動,讓文明實踐活動走“心”,于春風化雨中傳遞實踐“溫度”、讓時代新風浸潤人心。
市教體局、市婦聯、市衛健委、市第二人民醫院等多家單位組織開展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知識講座近20場。
天長市、來安縣、瑯琊區等中心(所、站)聯合藍天救援隊、青年志愿者協會等社會組織,開展“快樂過暑假 安全不‘放假’”等暑期安全教育活動130余場,通過模擬演示、案例教學等形式教授孩子們自救互救知識,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在南譙區,龍蟠街道發能國際城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暑期行知課堂”,以“體育拓展”“藝術啟蒙”為主題,開設飛盤、電子琴、乒乓球等課程,不斷豐富青少年兒童假期生活。銀花街道銀西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非遺‘童’行”志愿服務項目,聯合滁州學院機電學院以非遺剪紙、萬安羅盤、金箔、竹編等為教學內容,帶領青少年兒童在互動、探究、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據悉,10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正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載體、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夏季防暑降溫、中暑救防、防溺水、應急演練等科普宣傳,組織醫療志愿者開展免費健康體檢、心理健康輔導等志愿服務,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少年兒童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文化“味”濃,點亮一“夏”
以優質文化供給賦能文明實踐活動,讓文明馨香浸潤少年兒童心田。
“我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過暑假”系列活動中,我市既注重激發文明實踐活力,又注重以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豐富活躍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為激發青少年的興趣愛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鳳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設為期2個月的“非遺‘童’行 學繪鳳畫”暑期班,由“鳳陽鳳畫”省級非遺傳承人為20余名學生進行授課。天長市廣陵街道潯河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辦武術體驗課,在傳承中華武術精髓的同時,培養孩子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力和強健的體魄。
在瑯琊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滁州市演藝集團、瑯琊區文化館在暑假期間開展戲曲傳承體驗活動,將陸續在滁州市演藝集團小劇場舉辦戲曲展演活動10場,在滁陽社區等地開展“送戲進社區”專場演出8場,在瑯琊區文化館開展“匠心傳承 樂享非遺”暑期公益課84節。
來安縣汊河鎮唐橋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暑托班開展手繪京劇臉譜活動,讓孩子們在一筆一畫中加深對經典傳統人物角色的認識和對戲劇文化魅力的感知。
一場場文明實踐的接力中,各中心(所、站)聚焦傳統藝術、文化傳承等多元領域,正通過開展戲曲展演、鳳畫輔導、漆扇制作、非遺剪紙等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教學活動,更好地讓未成年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傳承本地優秀傳統文化,以實踐之力奏響文明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