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行政務公開,引導公眾監督和參與,根據《地名管理條例》規定,現對瑯琊山風景區部分道路命名、更名方案進行公示。
公示旨在征詢社會公眾意見,公示期為2024年7月31日至2024年8月6日,如有意見和建議,請于公示期內反饋至瑯琊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聯系方式:0550-3513879
郵箱:1332144267@qq.com
附件:瑯琊山風景區部分道路命名、更名方案
滁州市瑯琊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
2024年7月31日
瑯琊山風景區部分道路命名、更名方案
瑯琊山風景區是滁州市內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資源最豐富、最重要、最核心的重點區域,道路的命名既結合了景區自然景觀,又挖掘了歷史文化。本次共命名、更名13條道路,其中命名12條,更名1條,具體方案如下:
一、命名道路
本次命名道路主要是環瑯琊山景觀道和瑯琊山景區通車道路,按照保持地名穩定性、尊重人文歷史、體現自然特色的原則,命名分別為豐樂亭路、重熙路、龍華路、紅花橋路、花山古道、龍峰路、泉香路、瑯琊閣路、瑯琊古道、西澗湖東路、西澗湖西路、清流關路、深秀湖路。
(一)命名道路
1.豐樂亭路,緣自于路段附近景點“豐樂亭”,北起濱湖路,南至瑯琊古道。
2.重熙路,緣自于路段附近“重熙洞”,北起瑯琊山景區北門,南至覽山路。
3.龍華路,緣自于“龍華寺”,北起清流關路,南至紅花橋水庫。
4.紅花橋路,緣自于“紅花橋水庫”,北起紅花橋水庫,南至覽山路。
5.花山古道,沿用古地名“花山古道”,西起紅花橋路,南至覽山路。
6.龍峰路,緣自于周邊水景“龍峰水庫”,西起紅花橋路,東至花山古道。
7.泉香路,緣自于《醉翁亭記》中的“泉香而酒洌”以及周邊的泉水景點,西起花山古道,東至南天門路。
8.瑯琊閣路,緣自于附近景點“瑯琊閣”,東起重熙路,西至南天門路。
9.瑯琊古道,沿用古地名“瑯琊古道”,西起瑯琊寺,東至瑯琊山景區北門接現瑯琊古道。
10.西澗湖東路,緣自于“西澗湖”,北起西澗湖北側無名橋,南至濱湖路。
11.西澗湖西路,緣自于“西澗湖”,北起西澗湖北側無名橋,南至濱湖路。
12.清流關路,緣自于古清流關,西起關山店,東接濱湖路。
(二)更名道路
深秀湖路,緣自于《醉翁亭記》中的“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及深秀湖景點,西起瑯琊古道,東至西澗路;原用名觀景路(西起瑯琊山公墓,東至西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