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南譙區腰鋪鎮姑塘新村探索基層治理路徑,創新提出“五微”工作法,巧妙破解新村矛盾糾紛頻出、物業無人管、辦事效率低的基層社會治理困境。
組建“微隊伍”,增強新村自治力。為提高基層綜治管理效能,姑塘村村委會建立“姑塘村黨委-網格員-村民組長-黨員”縱深到底的聯動機制,將“共建共享”理念融入小區治理,使無物業小區實現“自我管理”,進一步激發小區居民、黨員、網格員積極參與,組建了一支10人小區志愿服務“微隊伍”。在大家的共同維護下,現在小區車輛停放有序,道路兩旁干凈整潔,環境煥然一新,實現“小事不出樓道,大事不出小區”的良好格局。
搭建“微平臺”,點亮新村新底色。搭建“有話就說、有難就幫、有事就議”議事平臺,有問題線上“接單”,快速處理。充分整合線上平臺,建立“社會化服務”“新村美如畫”等微信群4個,精心梳理服務清單、需求清單、問題清單,讓無物業小區管理從無序走向有序。截至目前,依托“微平臺”開展“星期五一小時”環境整治等主題活動20余次,村容村貌明顯改善,和美鄉村的環境底色不斷擦亮。
提供“微服務”,凝聚新村新合力。姑塘新村以解決民心所愁所盼為導向,依托“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實踐活動,由村“兩委”牽頭、網格員帶頭、黨員和居民志愿者帶動,研究解決居民的多樣化需求,營造管理良好、環境舒適、居民滿意的生活環境。積極打造“和塘悅色”志愿服務品牌,弘揚“遠親不如近鄰”的理念,把服務“觸角”延伸到“家門口”,在居民家中聽訴求,在居民樓道解難題,在小區庭院辦活動,讓“鄰里一家親”蔚然成風。
解決“微難題”,暢通新村民心路。推行“進萬家”工作法,組織村“兩委”、網格員經常性開展“敲門行動”,及時“會診”小區事務,集群智、策群力、解民憂。引導居民共同參與新村治理,解決新村治理熱點難點堵點問題。大到雨污水管道改造,小到幫助居民尋找丟失寵物,讓他們生活更便利,日子更舒心。先后組織社會化服務共同解決私搭亂建、樓道亂堆亂放等難題9件。
傳遞“微幸福”,激發新村新活力。為了讓每一個居民都能成為新村治理的參與者、貢獻者,姑塘村以“和美積分”“紅黑榜”為抓手,進一步激勵老黨員、老干部、居民更好地投身于小區治理建設活動中來,打造多方參與、多元共治的小區治理格局,通過先進人、先進事教育影響身邊人,更好地激發他們參與小區管理的積極性,讓小區治理“活”起來。(陳傳瑩 徐瓊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