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凌晨,全椒縣石沛鎮孤山村村民韓賢文,在熟睡中被“咚咚咚”的敲門聲驚醒。門外是熟悉的聲音,住在不遠處的一對夫妻,因家庭瑣事吵了一晚上沒有結果,一致表示“去找老韓給評評理”。打開門,請進屋,兩個小時后,這對夫妻和平回家。
“有事找老韓,我們信他、服他。”在孤山村,這位扎根鄉村40年的老人,被鄉親們起了一個綽號叫“鄉村判官”。因為無論兄弟矛盾、婆媳不和,還是生意糾紛、鄰里疙瘩,只要韓賢文到場,都能公平調解、公正處置。
“老韓在村民中的威望極高。”孤山村黨總支書記朱良友告訴記者,包括韓賢文在內,該村精心挑選多位德高望重的老黨員、老干部、老代表、老軍人、老教師,構建多方參與的調解隊伍,充分發揮他們在經驗、威望、時空和親情等方面的優勢,積極參與和做好化解矛盾糾紛、宣傳鄉風文明、助力鄉村振興等工作。
近年來,孤山村以“1+5+N”工作機制為抓手,充分發揮網格員觸角作用,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力度,用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實現矛盾糾紛排查在萌芽、化解在村組。
特別是被評為“省優秀人民調解員”的韓賢文,依托已經形成品牌效應的“韓賢文調解室”,利用每天上午的“半日調解時間”,對發生在基層的各類矛盾糾紛,用心用情用力進行耐心化解,確保“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一次,村民劉某在木材加工廠操作機器時,右手不慎受傷,經住院治療后,提出誤工賠償的要求。工廠老板因經濟效益不好,便不同意劉某的訴求,雙方不歡而散。韓賢文等調解員得知此事后,召集雙方重新協商,最終達成調解協議。
基層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工作,是社會平安穩定的“預警系統”,能夠提早發現并預防沖突,防止“小糾紛”升級為“大矛盾”。孤山村將全村劃分為5個網格,依托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每周開展入戶走訪排查、收集民情民意。
據介紹,該村對于轄區重點人員、重點群體進行重點走訪,及早掌握網格內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超前做好預防應對工作。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通過現場走訪、當面約談、線上電話等方式,傾聽訴求、紓解怨氣、解決事情,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記者了解到,孤山村對群眾信訪堅持“不避、不壓、不推、不拖”,力求“早發現、早介入、早對話、早化解”,做到“化大矛盾為小矛盾、化小矛盾為無矛盾”。截至目前,該村已經連續16年實現“零上訪”,連續6年被評為“無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