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李文剛)農網改造升級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保障,更是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一環。近日,記者從市發改委及供電公司獲悉,為聚力補齊農村電網發展短板,我市今年計劃實施農網改造項目92個,總投資1.61億元。1至4月,全市農村電網用戶平均停電時間0.5247小時,同比下降27.62%。
今年以來,我市深入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加快推動城鄉電力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增強農村電網的支撐性可靠性。截至4月底,已建改10千伏線路28.94公里、配變8臺、低壓線路30.21公里,完成投資0.48億元。同時,推行農村電網運維考核,細化配網故障處置等重點任務10項,今年以來累計開展不停電作業1007次、同比增長32.9%。據了解,目前我市農村電網戶均配變容量達3.38千伏安,超全省平均0.17千伏安,供電可靠率、綜合電壓合格率分別達99.98%、99.93%。
為了提高農村電網的智能化水平和先進性,我市拓展網絡通信、大數據、自動控制等技術應用范圍,推廣智能監測終端、自動化開關、故障指示器等設備,構建配電智能運維體系,打造全景智慧感知平臺,實現電壓電流智能監測分析,線路故障自動定位隔離。據統計,已累計安裝智能監測終端3491臺、智能開關1510個、快分熔絲2萬余只。目前農村電網配電自動化率達78.08%,較上年同期提高37個百分點。
此外,結合“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等,統籌推進農村電網發展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有序銜接,確保風、光、水、生物質等新能源發電“應并盡并”。截至4月末,全市可再生能源裝機達503萬千瓦,居全省第3位,其中,風電、光電裝機分別達158萬、260萬千瓦。學活用好“千萬工程”經驗,持續提升農村電氣化水平,累計實施鄉村電氣化惠農惠企項目106個,重點滿足鄉鎮工業集中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