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擺在重要位置,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大力實施民營經濟上臺階行動,今年前4個月規模以上民營工業增加值增長10.1%,較一季度提高0.9個百分點,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2.1個百分點。
全省民營經濟發展呈現“66789”特征,2023年,安徽民營經濟貢獻了60.7%的GDP、59.5%的稅收、74.1%的發明專利授權量、80%以上的城鎮新增就業、92.8%的企業數量。
為進一步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徽省著力健全政企溝通交流新機制,營造民企發展壯大良好氛圍。省委、省政府建立定期召開民營企業家懇談會制度,發揮省“民聲呼應”平臺體系等溝通交流作用,建立健全民營企業訴求閉環辦理機制。全省各級政務服務中心開設涉企服務窗口,暢通民營企業申訴渠道,及時掌握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
安徽省還制定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清單、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項目清單、完全使用者付費的特許經營項目清單等“三個清單”。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完善政府誠信履約機制,健全政策直達快享機制,構建親清政商關系,規范政商交往,鼓勵公職人員依法依規、積極主動服務企業。
據了解,今年前4個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較去年全年加快3.9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占全部投資比重51.5%、較去年全年提高0.8個百分點;民間制造業投資增長20.3%、增速連續10個月保持20%以上,民間制造業投資占制造業投資比重達82.2%。
在加大要素供給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方面,安徽省提出了“3個70%”的要素保障機制,即支持民營企業融資、保障用地需求、保障能耗需求;實施民營龍頭企業倍增行動計劃,完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的梯度培育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配套協作能力,推動民營企業“數字化”轉型,綠色化發展。
在促進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健康成長方面,安徽省充分聽取民營企業和商協會意見,出臺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政策舉措,積極引導和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加快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主動加強與世界一流企業的交流合作,提高依法合規經營能力和科學管理水平。
今年前5個月,民營企業成為外貿重要“主力軍”,民營進出口1654.8億元,占全部進出口的51.3%,同比增長11.5%、高于全省進出口增幅5.8個百分點。(記者 張彩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