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天長市鄭集鎮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主體作用,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用心用情助推群眾“愿望清單”變成“幸福賬單”,為鄭集鎮高質量發展貢獻“人大力量”。
解決日常“家務事”。鄭集鎮人大把聯絡點活動、走訪調研等延伸到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當中,讓聽民聲解民憂成為代表日常性職責,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監督建議職能。今年以來,通過實地走訪和聯絡點接待,與群眾拉拉家常、談談心,共收集群眾意見建議200余條,均已基本得到解決。真正做到讓代表“零距離”聯系群眾,想群眾之所想,想群眾之將想,想群眾之未想。
用好網絡“傳聲筒”。鄭集鎮通過人大代表微信聯絡群,從“群眾跑腿”到讓“數據跑路”“步行街下水道沉陷,請關注一下。”“高鐵施工重型車輛來往葉營路路面損壞”……在微信群內,代表們能就近就便即時反映問題,相關部門能及時快速答復辦理。不僅極大增強了代表們的身份意識,也激發了代表們的履職熱情。
當好群眾“代言人”。鄭集鎮人大在暢通社情民意反饋渠道上下功夫,通過8個“三室一點一家”活動陣地、多個基層民意聯系點等,準確把握群眾真實訴求,收集群眾意愿,依托天長市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臺,積極為群眾爭取上級幫助,并即時向群眾反饋辦理結果,力爭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切實為民發聲。
鄭集鎮表示將始終堅持以百姓心為己心,不斷推動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急難愁盼”問題,為群眾辦更多的實事好事,讓“群眾的呼聲”變成“行動的哨聲”,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對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感受度和認同度,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鄧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