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7萬畝小麥即將迎來收割期
我市全力備戰“三夏”生產確保顆粒歸倉
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王太新 通訊員賈意強 昂正鑫)眼下,全市509.7萬畝小麥即將陸續成熟。記者了解到,我市提前謀劃,全力備戰,7萬臺套各類麥收機械即將開赴麥收“戰場”,區域農機服務中心、綜合性農事服務中心等各項準備工作也基本就緒,堅決打贏午季農業生產“硬仗”,確保小麥顆粒歸倉,為奮力打造“皖東百億斤糧倉”貢獻力量。
據市農業農村部門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全市小麥長勢普遍好于去年同期,5月25日起,全市小麥將從南到北陸續開收,5月底后全面進入收割高峰期,計劃6月10日前全面完成小麥機收。5月份以來,全市農機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了解小麥種植面積、適宜機收面積、用機需求及作業情況。
按照省農業農村廳關于2024年小麥搶收工作部署要求,根據麥收實際情況,我市科學制定工作方案:計劃投入各類麥收機械7萬臺套,同時將積極發揮17個區域農機服務中心、70家綜合性農事服務中心、580個烘干中心、近600家農機專業合作社優勢作用;做好外地收割機的引進和本地聯合收割機的派出工作,開設農機轉運綠色通道,設立36個跨區作業接待站,計劃協調引進外地農機具1300臺,組織本區2200臺聯合收割機外出跨區作業,為麥收工作提供保障。
我市還組織60支農機維修流動服務隊,深入農業合作社、田間地頭,幫助農戶檢修農業機械,確保農業機械以良好技術狀態投入到“三夏”農業生產戰場。同時,整合農機培訓、農機推廣等資源,通過集中培訓、現場教學等形式開展“三夏”跨區機手培訓工作,提高農機人員操作水平和服務能力。目前,已調試檢修保養各類機具5.8萬臺,培訓各類農機人員1.7萬人次。積極與氣象部門溝通,實時為機手提供“三夏”氣象服務;加強與石油部門協作,建立協調機制,確保“三夏”期間農業機械柴油供應;與公安、交通運輸部門做好對接,維護好道路交通及機收秩序,為聯合收割機及有關車輛提供道路便利,提前開設綠色通道,確保小麥聯合收割機跨區機收順利進行。
此外,我市還計劃于近期組織全市小麥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通過“以賽促訓、以賽提技”促進機收減損技術推廣,進一步提升機手機收減損技術,確保小麥機收損失率在1.2%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