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南譙區近年來以科技為支撐、以深化集體林改為契機,加快鄉土樹種培育,優化市場化投入,推進綠色轉型發展,林長制改革示范區省級創新點高質量建設。
聚焦特色,建立鄉土樹種培育機制。強化科技合作,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進博士2名,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參與編制人工林保護指南等4項技術規程。與中國林科院、北京林大、亞林所等合作,系統研究麻櫟良種栽培模式,收集優良種源300份,新增國家級麻櫟良種基地150畝。申報良種基地種子園道路及綜合試驗室建設項目,建設科普館1個,建設綜合試驗室1000平方米,吸引長三角區域高新林業人才入駐。
聚焦改革,優化市場化投入機制。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推進“三權分置”,加強林地經營權流轉管理,新流轉林地2000畝,培育林業經營主體63家。采用“特色產業+旅游+宅改”新模式,建設森林旅游綜合體2個,美麗鄉村示范點1個。聚力龍頭引領,吸引國家級龍頭企業上海豐科等規劃投資建設1000畝長三角綠色農產品(食用菌)產業園,實現20萬噸麻櫟枝丫材全面“資源化”。全區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億元,同比增長66.7%。
聚焦轉型,探索推進綠色發展機制。加快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防火道路11公里,改造飲用供水管道2公里。建設森林資源管理與服務大數據平臺1個,在林區主要路口、墳地等火災易發林情復雜地段新建4個林火感應式監測點,主要林區設置高清攝像頭5個。推動森林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打造紅琊山、紅琊湖、紅琊寺3處景區,培育健康、穩定、高效的固碳森林3000畝,同時探索建立區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
(劉志強 楊讀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