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滁州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大寬敞的現代化標準生產車間,35條智能制造生產線正在有序運轉,每天生產650萬片N型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其光伏產品遠銷德國、美國等地。
據了解,滁州捷泰新能源在發展前期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修建廠房、購買生產設備,導致缺少充足的現金流,無法進一步擴大生產。“6610萬元增值稅留抵退稅款的及時到賬,讓我們緩了一口氣,有了更多創新研發投入資金。”該公司財務會計王眾說,目前35條生產線的N型組件車間均已處于滿產狀態,隨著淮安捷泰二期年產13吉瓦N型電池項目投產,2024年公司產能將突破53.5吉瓦。
來安縣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針對光伏企業實際研發情況,進行“一對一”精準上門輔導,為企業詳細宣傳解讀最新的稅費優惠政策。組織“稅沐青華”青年志愿服務隊上門輔導企業辦理稅收業務,根據企業情況量身打造“紅利賬單”,讓企業有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促進企業技術轉型,為光伏企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同樣感受到稅務部門貼心服務的還有晶科能源(滁州)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從事太陽能組件、光伏衍生品的研發、制造企業。自2021年企業產品首次出口以來,出口銷售額已經達到了66.71億元,申報辦理出口退稅額8.67億元。
“出口退稅發票及報關單信息‘免填報’以及出口退稅備案單證數字化管理,為企業高效申報出口退稅提供了更多便利。”該公司財務會計劉先生說,出口退稅政策提振了企業發展信心,企業在此基礎上加大了科技創新收入,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推進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稅務部門將繼續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對標解決新興企業在辦稅過程中出現的難點痛點問題,用心用情優化稅費服務,助力企業在創新發展的快車道上跑出‘加速度’。”來安縣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江保勝表示。(記者 湯超 本報通訊員 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