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安徽新聞 > 正文

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著力做好科技、綠色、普惠、養老、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

“煙暖土膏民氣動,一犁新雨破春耕。”為購買種子、化肥、農機提供支持,為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產業鏈建設提供助力……春耕繁忙中,一場場金融“春雨”正滋養著春苗。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不僅農業生產,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也離不開高質量金融服務的支持。

全年新增貸款首次突破萬億元;全省金融業增加值突破3000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5.77%、居全國首位;上市公司數量從全國第9前進到第7;私募基金規模快速增長,總量位居全國第7……

近年來,安徽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著力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全省金融高質量發展,為打造“三地一區”、建設“七個強省”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穩健扎實,為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去年以來,“前列”“新高”成為彰顯安徽金融業總體發展的醒目特征。

來自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全省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0882.72億元,同比增長14.54%,增速連續15個月位居全國第1,高于全國4.43個百分點,當月新增701.32億元。

信貸數據亮眼,直接融資渠道也在不斷暢通。

去年全省新增債券融資1500余億元,增長近40%,累計發行科創債178億元、居全國第7。

伴隨著清脆的鑼聲響起,2023年5月5日,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募集資金(全額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后)114.55億元,居科創板上市公司融資規模第3位,創出安徽省有史以來IPO項目首發融資規模歷史新高。

過去的一年里,一批像晶合集成一樣的皖企搭上了資本助力的“快車”。截至2023年底,安徽境內上市公司175家,在全國排第7位;科創板上市公司24家,居全國第6位,創安徽資本市場建設30多年來最好成績。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

江淮大地上,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在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來自金融管理部門的數據顯示,2月末,全省制造業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3.77%,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9.23個百分點,涉農貸款、基礎設施領域貸款的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項貸款增速。

在價格上,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為企業和居民持續“減負”。企業貸款利率下降至歷史較低水平,促進更多信貸資源配置到小微、民營領域。2月,全省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3.79%,同比下降0.12個百分點。

同時,針對企業信用不足問題,安徽重塑擔保體系,開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追償挽損和提標升級專項行動,提升擔保增信功能,全省融資擔保在保余額全國第2。

優化結構,持續做好“五篇大文章”

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這“五篇大文章”,是擺在安徽金融業面前的“答卷”。

“答卷”的背后,進一步印證了金融數據的成色。

安徽在全國創新版圖中占據重要一席之地,這背后離不開金融支持。探索形成專營化組織機構體系、全生命周期金融產品體系、全鏈條多元服務體系,安徽推動著“科技—產業—金融”在高質量發展中良性互動循環。

過去的一年里,全省超過1/5新增貸款投向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接近6000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全年增幅48%,總規模突破6800億元,牽引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的比重提升到42.9%,居全國前列;科技保險共為1.9萬戶科技型企業提供保險保障1.2萬億元。

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毛細血管,是最先感知經濟冷暖的群體,也是貸款風險較高的群體。針對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較高問題,安徽建立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引導資金和省科技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針對信息不對稱問題,開展線上線下銀企對接,實施數字化金融“五進”活動。

綠色金融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抓手。截至2023年末,全省綠色貸款余額9155.02億元,同比增長47.17%,高出全國綠色貸款平均增速10.7個百分點;綠色貸款余額占各項貸款比重11.74%,較上年末提高2.5個百分點。

具備完善的助老設備和硬件設施、開設老年人服務專區和老年人支付服務便捷窗口……安徽正穩步推進適老化支付服務特色銀行網點建設。截至2023年末,已建成“長春花”適老化支付服務特色銀行網點1121家,同比增長近50%。

企業注冊登錄安徽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后,一鍵即可發布融資需求。那發布需求之后,銀行多久能夠回應呢?在安徽,這個答案是48小時內。自2022年8月份加快建設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以來,平臺注冊用戶數連跨兩個百萬大關,注冊經營主體數、撮合融資額分別居全國第四和第二。

守正創新,不斷激活金融發展動力

去年6月,安徽省科創金融改革領導協調小組辦公室正式印發《金融支持科創企業“共同成長計劃”實施方案》。

全國首創的“共同成長計劃”模式在安徽“破殼而出”。

作為一家輕資產的科創型企業,合肥康芯威存儲技術有限公司與信銀行合肥分行簽署了三年期“共同成長計劃”戰略合作協議,由銀行向企業提供了5000萬元意向授信額度,企業則向銀行承諾了日常結算等業務,雙方開展了中長期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戰略合作。

安徽在全國首創的“共同成長計劃”模式對傳統信貸理念和模式進行革新,鼓勵銀企雙方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通過簽署“貸款協議+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深入開展中長期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戰略合作,為初創期、成長期科創企業提供成本更低、期限更長、額度更高的融資支持和一攬子金融服務,為銀行提供優先認股權、結算服務、債券承銷等遠期權益選擇。

截至2024年2月末,已有90多家金融機構加入“共同成長計劃”,為近8300多戶企業發放貸款約1100億元。

“共同成長計劃”正是安徽金融改革創新的一個縮影。

去年以來,高標準建設合肥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大力推進“金融下鄉”,創新“戴耳標、上保險、放貸款”的“活牛貸”模式,拓展“三農”抵質押物范圍;充分利用黨建引領信用村評價成果,助推農村“信用變金”;成為全國第6家獲批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基金份額轉讓試點地區,形成基金“募投管退”良性循環……安徽堅持守正創新,不斷激活金融發展動力。

東風浩蕩征帆勁,江淮春涌萬象新。提升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質效,推深做實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大做強多層次資本市場安徽板塊,優化金融領域營商環境……安徽正著力構建高質量金融服務體系,全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何 珂)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爱情电影妈妈的朋友| jizz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综合| 四虎永久成人免费|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日韩生活片| 小蝌蚪app在线观看| 久久桃花综合桃花七七网|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精品短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中国大陆一级毛片| 日韩福利小视频| 亚洲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窝窝人体色www|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被吃奶跟添下面视频| 天天摸天天做天天爽| 中文字幕亚洲区|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精品人妻伦一二三区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大尺度视频网站久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看片|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日本欧美日韩精品| 琪琪see色原网一区二区| 啦啦啦手机在线中文观看| 黑人3p波多野结衣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无片在线观看| ankhazone度盘| 强行扒开双腿猛烈进入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极品内射|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用我的手指搅乱我吧第五集 |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av人人夜夜澡人人爽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