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瑯琊區關工委不斷健全“黨建帶關建”聯動共建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五老”優勢,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作為,把關心下一代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到行動上,全區關心下一代事業迸發出蓬勃力量。
黨建帶關建
夯實關心下一代工作基礎
在落實“黨建帶關建”工作中,切實抓好基層關工委組織建設至關重要。在全區街道、社區、村、學校、機關和企業成立了關工委,區委常委會會議每年聽取一次關工委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在老干部作用發揮、工作經費、辦公場所上給予支持,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扎實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完善關心下一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成員單位發揮職能作用,加強對關工委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關工委主動作為、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關心下一代工作機制;建立正常更替機制,注重優化領導班子結構,認真挖掘全區關愛資源,2023年全區關工委領導班子調整充實67人,“五老”骨干人數增加百余人,現全區共有“五老”骨干508人,極大地增強了基層關工委工作的領導和組織力量;按照“領導班子建設好、‘五老’作用發揮好、制度健全執行好、積極探索創新好、活動經常效果好”的標準,常態化開展十佳“五老”、十佳先進集體評選活動,發揮先進典型榜樣示范作用。
創新工作方式也是“黨建帶關建”制度機制建設的重要一招。該區關工委創建“五老”工作品牌,掛牌成立“書畫五老工作室”“調解五老工作室”“知行五老工作室”“國粹五老工作室”等工作室,打造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工作項目和品牌活動,動員公檢法單位新退休干部,擔任學校“五老”法治副校長。
鑄魂育新人
讓青少年成長為棟梁之材
在瑯琊區志愿隊伍中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鳳凰社區夕陽紅志愿服務隊,他們以傳承國粹為己任,每周都會走進校園為未成年人課外輔導京劇3次,年度授課200多小時;寒暑假期間為社區留守兒童托管班上京劇啟蒙課,3年來總課時達240小時,受到學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
鳳凰社區夕陽紅志愿服務隊的事跡,只是瑯琊區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動縮影。近年來,瑯琊區關工委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大力培育時代新人。
該區成立“五老報告團”,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重點,深化傳承紅色基因教育,先后深入各中小學校、社區(村)作宣講報告,2023年全區各報告團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報告200余場,受教育人數2.6萬人;為積極豐富“立德樹人”工作載體,共建立家長學校52個,構建覆蓋區、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的家庭教育服務陣地;打造滁州市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瑯琊城市記憶館,引導青少年情系家鄉熱愛祖國;搭建“親情橋梁”,建立親情網絡室,為留守兒童開展心理幫扶;建設“家風家訓館”,開展家風故事宣講,教授傳統文化……在瑯琊區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的共同努力下,轄區青少年茁壯成長、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他們心中牢牢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