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滁州又一次吹響招商出征的龍年集結號。天長將認真貫徹落實滁州市‘雙招雙引’工作動員大會精神,進一步創新招商模式,優化人才生態,為推動天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為建設現代化美好新滁州打頭陣、當先鋒、做主力。”日前,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天長市委書記賀家平接受采訪時說。
賀家平說,2023年,天長市緊扣產業發展定位,圍繞延鏈補鏈、穩鏈強鏈開展招商,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5個,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58個,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48個,新簽約項目數、新開工項目數、大項目數均居滁州第一。先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建設示范縣、國家創新型建設市等國家級榮譽13個、省級榮譽18個。
賀家平表示,今年,天長將錨定“強富美”“113”奮斗目標不放松,繼續在滁州打造長三角“四個地”、建設“七個強市”中當好標桿、走在前列。持續開展以商招商、平臺招商、敲門招商和產業鏈招商,重點開展基金招商。全市各級領導干部搶抓招商資源“走出去”,推動形成招商引資強大合力。不斷創優“亭滿意·天一流”營商品牌,打造“風景這邊更好”的營商環境。緊緊圍繞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發達地區、重點“三新”產業摸排線索。建立項目線索會商機制,發揮產業基金引領撬動作用,引導更多優勢項目落戶天長。
聚焦滁州八大產業鏈和新三樣,找準強鏈、補鏈、固鏈的方向和路徑,深入開展產業研究,靶向招商。按照“招龍頭、引上游、接下游、帶配套、促集群”的思路,強化要素保障,全力謀大招強,面向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產業鏈頭部企業,重點招引一批總投資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力爭招引50億元以上項目3個,百億項目實現新突破。
強化項目管理,健全工作機制。著重完善招商項目預審機制,相關部門在職責范圍內對項目產業準入、要素保障、風險因素等提出預審意見;落實招商項目推進機制,確保開工、竣工、投產、升規、達產5個時間節點目標任務按期完成;實行招商項目督查通報機制,定期圍繞項目轉化、資金到位、三年內簽約項目入統升規等情況進行督查;形成招商項目引薦獎勵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招商引資積極性,營造全域促招商的良好氛圍。
賀家平說,天長始終把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同步推進,雙輪驅動,以人才引領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
一是堅持黨管人才,凝聚合力,讓人才“近悅遠來”,建好引才“強磁場”。一把手抓統籌,推動人才對接交流,持續實施“天外來客”回歸等工程,吸引更多鄉賢回鄉創業;一攬子強保障,給予人才從創業到生活全方位支持,繼續兌現人才、科技、經信各類獎補資金;一條龍引人才,立足產業鏈龍頭企業需求,采取“編制在高校、服務在地方、研發在企業”的校政企“三聘”模式,共建“產才智庫”,引導企業向專家“借智”發展。
二是緊扣發展需求,搭建舞臺,助人才“安營扎寨”,鑄強用才“主引擎”。筑牢合作平臺,深化產教融合,擴大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常態化開展“百干訪千企”,摸排企業技術、人才需求,實現產業技能人才“訂單式”培養。持續深化“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高校解題、市場閱題”人才科技創新“四題模式”。不斷激活創新主體,用好用活“人才貸”“人才擔”、產業創新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基金、智能裝備及儀表研究專項資金等,集中資源扶大培強。
三是優化人才生態,筑巢引鳳,與人才“共創未來”,吹響留才“集結號”。厚植育才沃土,實施“百千萬”育才工程,圍繞人才能力提升、項目成長,為每家“后備庫”人才企業科學制定規劃。出臺“千秋英才”15條,配套制定科技創新26條、人才項目獎補10條,引才政策更加系統,更具比較優勢。落實愛才行動,常態化開展“我為人才辦實事”,設立企業“首席服務員”、人才“助創專員”,為人才提供“一對一”服務,讓更多人才從“搶過來”到“搶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