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位于來安縣半塔鎮高山村的來安縣蔬源食品有限公司一直處于忙碌狀態,車間內機械轟鳴,包裹嚴實的工作人員井然有序地忙碌著。生產線上,剛分揀完畢的大白菜經過精心挑選、三次清洗、熱水漂燙、冰水冷卻、切碎脫水、產品包裝等一系列流程之后大變了模樣。
“我們現在正在加工白菜干品,受原材料影響,目前一天的鮮品加工產能在20噸左右,產品主要是銷往國外,白菜主要是銷往韓國和俄羅斯。相比以往的粗加工產品,經過烘干后的蔬菜不僅身價翻了幾倍,而且市場暢銷,目前從河南購買白菜鮮品每噸價格是520元,10噸鮮品大約能出1噸干品,1噸干品出口到俄羅斯價格約為40000元,除去產品損耗、人員工資、加工成本、運輸成本、廠房租金等,每噸干品的凈利潤能有17000多元。”良好的行情讓公司負責人包乾神采飛揚。
據了解,在2019年初,高山村整合各類扶貧資金300余萬元,建成了脫水蔬菜加工擴建及配套設施項目,其中廠房建設面積1140平方米,鍋爐房225平方米,污水處理池100平方米,引進來安縣蔬源食品有限公司在此落戶生產。公司主要生產白菜、青梗菜、胡蘿卜、大蒜、生姜、紅椒、青椒、白蘿卜、四季豆、紫薯等脫水蔬菜以及對應粉料,產品外銷東南亞、歐洲、美國、韓國、日本等世界各地。
傳統蔬菜種植,農民總會面對銷售難的問題,而且鮮品蔬菜有生長周期更有保質期,沒有銷路難致富,為了實現增產增收,延伸蔬菜產業鏈是必由之路。“過去的菜農想做深加工,一缺資金、二缺技術、三缺市場,相比專業的農業企業,單打獨斗的農戶完全不具備優勢。”包乾介紹說。該公司的蔬菜來源比較廣,既有從其他省份集中采購,也有當地農民的訂單種植,高山村和該公司共同宣傳和引導村民擴大蔬菜種植的品種和面積,對于貧困人員種植的蔬菜,根據品質,公司會優先、高價收購,無疑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真是蔬菜“脫水加工”,村民“集體增收”。蔬源食品有限公司在實現自身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共同致富。
“市場永遠是敞開的,你只有摸準了市場的‘脾氣’,才能更好地解決產品的銷售問題,也才能實現更多的財富增長。”包乾說,接下來公司將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讓優質的蔬菜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