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多跑路,企業不跑腿,小小的電子版信用報告,省掉了企業來回奔波辦理證明的大麻煩。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2023年以來,全省信用基礎建設不斷夯實,社會信用體系持續完善。信用報告代替證明改革推行以來,累計為企業提供信用報告下載6.9萬份,替代傳統無違法違規證明140萬余份。
去年,安徽省印發《安徽省企業公共信用信息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實施方案》,聚焦企業開具證明“難、繁、久”等問題,全面推行1份信用報告代替40個部門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實現“網上辦、隨時辦、實時辦、免費辦”,入選全國優秀信用案例。
為了讓誠實守信的企業更方便獲取貸款,安徽省全面推廣“信易貸”模式,實現全省“1+17+N”一體化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創新研發推廣“政信貸”“科技貸”“中標貸”等特色信貸產品,持續擴展企業精準畫像、政策智能推送、“信用+電子保函”等一站式服務。2023年,全省“信易貸”平臺發放信用貸款9.4萬筆,共計3396.4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與此同時,安徽省已基本構建全流程信用監管機制。工程項目施工許可等40多個事項,已實現審批替代型信用承諾,推動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生態環境等19個行業開展信用評價和分級分類監管。完成“屢禁不止、屢罰不改”嚴重違法失信行為清零,嚴重失信主體占比由1.39%降至0.48%,2023年幫助1.3萬家市場主體退出失信被執行人等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目前,安徽省已累計歸集全省涉801萬家市場主體各類信用信息59億條,提供信用服務1億次。合肥、淮北、宿州、蚌埠、蕪湖、安慶6市入選全國信用建設示范城市,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監測中,全省16個城市中11個排名進入全國前30位。
省發展改革委財金信用處副處長舒暢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助力“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推進信用報告代替證明2.0版改革,推廣自然人信用報告代替無違法違規證明工作,探索更多應用場景和更便捷化服務。同時,將開展企業信用提升“8620”專項行動,培育新增8萬家A級納稅人等守信激勵對象,幫扶推動6萬個主體退出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引導完成2萬條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動態清零”政府失信被執行人案件,以信用建設不斷優化安徽的營商環境。(記者 王弘毅 通訊員 徐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