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戴秀蘭 全媒體記者李邦軍)科技特派員制度,是做好“三農”工作的“金鑰匙”。近年來,南譙區深入推進,將助力產業轉型作為重要內容,真正解決科技指導服務“三農”工作“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助力鄉村振興。
選優特派員隊伍,服務隊伍穩步壯大。共選任科技特派員63名,實現行政村和農村社區全覆蓋,科技特派員來源廣泛,服務更加全面化。組團“鏈式”服務。在全省率先成立縣級科技特派員服務團,組建食用菌、滁菊省級復合型科技特派團2個,打造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南譙樣本”。
打造產業“大托管”模式,服務模式持續優化。食用菌科技特派團充分利用“大托管”模式,建成統一管理經營,分散生產的食用菌產業體系。新增食用菌經營主體11家,產業帶頭人26人,帶動周邊200余戶共同富裕。構建“6+1”服務模式。積極推廣“龍頭企業、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科技特派團、示范基地、農戶、責任部門和1個項目”服務模式。沃林藍莓依托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創建了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示范基地,獲得省級重點研發項目資金50萬元。
做好工作站建設,服務載體不斷豐富。積極搭建科技創新服務載體,全區獲批省級科技特派員工作站6家,總數位列全市第一。加強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完善“農戶出題、專家坐診”的服務模式,圍繞特色產業開展技術服務,形成區域特色產業板塊。截至目前,農業領域已獲批2家高企、10余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成果轉化能力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