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2024年1月15日2版)
本報訊(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吳夢君/文 周繼龍/圖)“環滁皆山也”,這是千年前北宋文豪歐陽修對滁州的初印象。如今,隨著“新三樣”的崛起,滁州完成了從“環滁皆山也”到“環滁皆產業”的巨大轉變。作為中國農村改革發源地的滁州,如今在追“光”逐“鏈”的道路上有了新目標: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滁州的“光伏夢”,源自“一粒砂”。鳳陽縣豐富的石英砂資源給了滁州發展光伏產業的底氣。從2018年迎來首家光伏制造龍頭隆基以來,滁州光伏產業在短短數年間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的躍升,2022年光伏玻璃產能占安徽全省50%、全國21%,光伏組件產能占全省60%、全國11%,光伏電池片產能占全省50%、全國6%。全球光伏20強企業中有9家落戶滁州,光伏產業年產值已突破千億元。
在位于中新蘇滁高新區的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AGV小車靈活自如地搬運硅片。運營總監任軍利介紹,隨著自動化率不斷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也得到大幅提升。據了解,這是一家專注于高效N型晶硅光伏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制造商和新能源項目開發企業,產品源源不斷銷往全球市場。基于N型TOPCon技術,旭合科技從2023~2025年陸續將量產平均轉換效率從26%提升到27.5%以上,始終保持行業領先水平。
“滁州作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光伏產業直接面向華東應用密集地區,而且圍繞光伏上下游產業配套齊全。公司2022年7月在滁州成立,當年落戶當年開工,一年之內實現順利投產,年產值能達到50億元。”任軍利表示,完善的產業鏈和對人才的重視堅定了企業扎根滁州的決心,項目簽約后,當地政府成立項目協調推進小組,以“保姆式”的關懷服務,及時調度項目情況;搭建政企對接幫扶機制,現場辦公,最快速度解決困難。
此外,企業還結合發展需求,聘任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都有為擔任公司高級顧問。依托高層次人才的加入,旭合科技快速提升企業研發水平,目前公司已列入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任軍利告訴記者,現在,滁州市“滿天星人才計劃”出臺后,對揭榜掛帥項目,市委組織部還有專項補貼,最高有200萬元,這企業對于揭榜掛帥工作更有積極性。
從簽約到開工再到投產、量產,光伏企業在滁州發展的過程中,總有一個詞會頻繁出現——滁州速度。2018年1月,滁州招引到的第一家光伏產業領軍企業、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單晶硅產品制造商隆基樂葉,在滁州投資建設年產13GW太陽能組件項目。當年底,項目產品下線,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滁州速度的背后,蘊含的是滁州持續擦亮“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收獲的是企業對這片投資沃土的大加贊賞。
如今,為促進光伏產業發展,滁州還實行校企訂單培養。2023年,滁州職業技術學院與滁州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的第一屆光伏“隆基班”開課,共有光伏工程技術專業70名學生。據了解,“隆基班”由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授課,讓行業標準、先進技術走進課堂,真正落實產教融合,為滁州光伏行業發展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我們對光伏產業發展給予很多政策,全力扶持光伏產業進行科技創新。”滁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設立實驗室、創新中心、培養引進人才、技術攻關、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購買科技設備、高新技術認定等方面,都會給予獎勵或補助。此外,滁州不斷推進光伏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創新、產業、資金、人才“四鏈”深度融合。
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城市與人才“雙向奔赴”。如今,光伏產業正成為滁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滁州正奮力打造安徽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