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星報》(2023年12月28日7版)
小崗村有了“智慧能源”
天長“漁光互補”
安徽南玻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光伏玻璃 計成軍/圖
鳳陽硅谷智能有限公司 徐浩/圖
安徽福萊特光伏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工人正在忙著趕制訂單 計成軍/圖
12月初,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建設推進大會召開。滁州市委書記許繼偉圍繞“追‘光’逐‘鏈’、打造世界光伏之都”主題作交流發言。他說,近年來,滁州市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緊盯“新三樣”、搶拼新賽道,堅持招商第一抓手,壯大產業規模,堅持打造第一產業,加速聚鏈成群,堅持創新第一動力,塑造競爭優勢,創優營商環境,光伏產業產值連續兩年實現翻番,今年10月首次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60%,全年將超1300億元。全球光伏20強企業已有9家落戶滁州,光伏玻璃、電池片、組件產能均占全省一半以上。下一步,滁州市將深入落實投資安徽行、人才安徽行兩大戰略舉措,深化運用光伏產業發展6條經驗做法,奮力爭當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為全省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作出更大貢獻。
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產業鏈條不斷延伸,產業規模持續壯大,滁州光伏產業亮眼成績的背后,是對機遇的準確把握、豐富礦產資源的支撐、政策保障的精準到位、專業人才的引領驅動等一系列富有成效舉措的“加成”。
截至目前,滁州全市落地和在談光伏產業重點項目130多個,總投資超3000億元,累計完成投資近千億元。2021年、2022年光伏產業產值分別為409億元、873億元,連續兩年增長超100%。2023年1-10月實現產值1104億元。滁州全市光伏玻璃、光伏組件、光伏電池片產能,分別占安徽省產能的60%、50%、50%。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爭當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滁州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串珠成鏈結碩果
光伏在滁州的發展,是一曲加速跨越的奮進旋律。
滁州市礦產資源豐富,尤其以石英砂資源優異聞名。石英砂覆蓋面積達8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在100億噸以上,礦石品位高,易采易選,儲量和品位均居華東地區重要地位、全國前列。
石英砂是制作光伏玻璃的主要材料,依托這粒“砂”,滁州市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搶灘布局,將做大做強先進光伏產業作為產業發展首位方向,建立起了覆蓋石英砂、硅片、光伏玻璃、光伏電池、光伏組件、逆變器、光伏邊框、封裝膠膜、光伏電站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條。
作為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橋頭堡”,滁州的光伏產業直接面向華東應用密集地區,滁州鐵路、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還聯通淮河、長江兩大航運網絡,這些基礎設施都為滁州的光伏產業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早在2018年1月,滁州市就將光伏產業領軍企業——全球生產規模最大的單晶硅產品制造商隆基樂葉招引落戶,在滁州投資建設年產13吉瓦太陽能組件項目。當年底,項目產品下線,實現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隆基項目的落地在滁州迅速引發龍頭“磁吸效應”。短短幾年間,包括隆基股份、晶科能源、福萊特、東方日升和陽光電源等在內的10余家光伏龍頭企業,紛紛將核心基地“安家”滁州。據統計,目前,滁州市規模以上光伏企業57家。
從“一枝獨秀”,到如今的全鏈條“比翼齊飛”、全行業“百花齊放”,滁州光伏產業生態已日趨完善。
筑巢引鳳攬人才
光伏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更離不開優秀專業人才的支撐。滁州市光伏制造業堅持技術引領、創新發展,在滁部分光伏企業科技水平遠超同行,處世界領先地位。
滁州市提出“人才優勢是一座城市最根本的優勢”,并向海內外廣大英才發出了誠摯邀請。去年,滁州全市新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82個,院士、博士等高層次人才322名、大學生1.6萬名。新培育省級以上領軍人才數居全省第二,獲評全國“最佳引才城市”。
“我們對光伏產業發展給予很多政策,極力扶持光伏產業進行科技創新。”滁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設立實驗室、創新中心、培養引進人才、技術攻關、先進技術成果轉化、購買科技設備、高新技術認定等方面,都會給予獎勵或補助。
近年來,滁州市不斷加快布局光伏產業科技創新平臺步伐,推進光伏重點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推動創新、產業、資金、人才“四鏈”深度融合,加快建設貝克勒爾光伏研究院、高效光伏電池產業研究中心、中國光伏材料創新應用研究中心、滁州經開區光伏測試中心等研發機構,建成安徽省石英砂純化和光伏玻璃工程研究中心等光伏產業創新研發平臺12個。
人才與產業深度融合、城市與人才相互成就,現在的滁州,支柱產業壯大、新興產業集聚、城市能級提升,正處在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之一。
政策支持“加速度”
晶科能源2019年11月簽約、12月開工,2020年5月產品下線;東方日升2020年7月簽約、11月開工,2021年5月首塊組件下線……從簽約到開工再到投產、量產,光伏企業在滁州發展的過程中,總是會出現一個詞——“滁州速度”。
滁州有哪些優勢?企業為什么選擇滁州?背后蘊含的是滁州市牢固樹立“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營商環境就是競爭力”的意識,堅定不移把“雙招雙引”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戰場、主抓手,堅持一切為了企業、為了企業一切,全維度的服務意識、全鏈條的服務理念、全流程的服務質量、全方位的服務措施,持續擦亮“亭滿意”營商環境服務品牌,收獲的是企業為滁州這片越來越優的投資沃土“點贊”。
以金融服務為例,滁州市建立產業鏈金融服務“1+1+2+N”機制,創新“主辦行+鏈主企業+鏈屬企業”的“一鏈一行多企”批量化對接模式,讓新能源企業發展后勁動能充足。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滁州市各級銀行機構累計向光伏企業授信263億元、41家企業獲貸88億元。
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堅定了他們在滁州發展的信心。“基于滁州‘亭滿意’營商環境,隆基于2023年初追增投資第四期新建年產10吉瓦新型組件項目,四期項目全面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能可達到23G吉瓦及以上。在滁州市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滁州隆基穩步運營,產值和營收逐年攀升,已連續三年產值突破百億元。2022年實現產值2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近60%。”滁州隆基樂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挺表示。
時光奔涌不歇,奮斗馳而不息。滁州用這種高標準、精細化的服務,不僅讓眾多光伏產業愿意來且扎根快,更證明它有底氣、也有決心,迎上時代風口,馭勢前行。
圍繞已有的產業基礎,未來,滁州市將更高效率推進光伏產業“雙招雙引”、平臺建設、精準幫扶、黨建聚鏈等重點工作,發展全鏈條光伏產業。力爭到2025年,滁州市光伏電池產能達100吉瓦、光伏組件產能達150吉瓦、光伏玻璃產能達800萬噸,光伏產業產值達3000億元。
滁河之畔,希望之州,打造千億光伏產業,全力邁向“世界光伏之都”的夢想正闊步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