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全媒體記者喻 松 通訊員瑚艷青)今年以來,明光市積極推進“農業保險+一攬子金融產品”試點工作,護航農業高質量發展,目前已建成17個鄉鎮、42個金融服務窗口,取得良好成效。
“農業保險+信貸”。搭建農業保險體系與農村信用體系橋梁,與省農擔、農行等簽署省級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見保即貸”等業務模式。今年以來,該市推出“助糧貸”“活體貸”等多個專屬金融產品,已授信戶數213戶次,授信金額7300余萬元,授信規模位居滁州市第二。
“農業保險+期貨”。保險公司為大戶、期貨市場為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將農產品的價格波動風險從農戶轉移至保險公司,再將風險轉移給期貨市場,降低大戶和保險公司的風險,穩定農業生產經營者基本收益。今年以來,創新推出育肥豬出欄價格保險,目前共承保育肥豬5291頭,保費80萬元。
“農業保險+林長制改革”。鞏固林長制改革成果,延伸林業保險服務,推出參保野生動物致害保險,實現保費收入7萬元,提供風險保障1000萬元。今年以來,承保森林保險35.7萬余畝,收取保費62.4萬元,提供風險保額3億元。
“農業保險+互聯網”。開發包括農戶電子檔案系統、養殖業保險電子檔案系統、賠款直接支付系統等農險業務信息系統和賠款支付系統服務農戶,利用農業保險地理信息系統、GIS地理定位信息等,引用無人機、遙感等科技手段進行標的數量和損失確定,為農民提供全天候服務,節約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