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日報》(2023年11月7日11版)
金秋時節,定遠縣薄殼山核桃種植基地,迎來了大豐收。一顆顆油綠的果子掛滿枝頭,有的已裂開青皮,露出了飽滿的果實,果農們穿梭在林間忙著采收。
2020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十部委聯合下發《關于科學利用林地資源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的通知》后,滁州市出臺了《關于持續推進薄殼山核桃產業穩步發展的通知》。定遠縣大力發展薄殼山核桃產業,建立林長示范林,精心打造薄殼山核桃特色鄉鎮。目前,全縣已建成9處相對集中連片的千畝薄殼山核桃基地,總面積近3萬畝。
在定遠縣嚴橋鄉道路兩旁,村民房前屋后都錯落栽植了薄殼山核桃行道樹。為加快薄殼山核桃產業發展,該鄉科學利用林地資源和農村“四旁”空閑地栽植薄殼山核桃,鄉政府從江蘇引進安徽農景果業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培育薄殼山核桃容器育苗及高效栽培示范園,成熟的山核桃一經采摘,便推廣銷售到江蘇、湖北、山東等地。
“現在苗木大概有20萬株,主要栽種品種是波尼。村民流轉土地種植薄殼山核桃能得到租金,采摘時節來務工還能增加經濟收入,每人每年可增收兩萬至三萬元。”農景果業負責人李正華專注林木良種培育多年,他介紹,該基地采取科學育林15比1的栽種模式,每15棵核桃樹便要栽種一棵授粉樹,以此保證薄殼山核桃種植基地產量和品質的穩定。
通過采取“企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四位一體”合作模式,公司提供苗木和管理、技術服務,農戶入社后,由合作社組織實施,既拓展了造林空間,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又使農民增收,村莊面貌更是煥然一新。如今,嚴橋鄉薄殼山核桃樹種植面積已經超過5000畝,帶動周邊農戶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定遠縣蔣集鎮薄殼山核桃基地,種植面積達5000畝,今年迎來豐果期。核桃園里,處處可見忙著采摘核桃的果農,一派繁忙。“今年迎來大豐收,總產量達5萬斤左右。”基地技術顧問俞炎開心地告訴記者,今年在增產增收的同時,還帶動當地農民50多人就業。蔣集社區村民戴有云就是其中一人。“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也不用走遠了,一年能賺3萬多塊呢。”
蔣集鎮依托緊鄰合肥的區位條件,充分發揮其下游江巷水庫等資源優勢,致力于打造一個集觀光度假、農事體驗、科普教育及養老、研學為一體的核桃小鎮,已成功流轉8000余畝土地種植薄殼山核桃,積極建設800畝核桃深加工產業園,著力打造核桃深加工市場。
薄殼山核桃是一種高檔油料、干果、用材、園林綠化樹種,在扶持政策的引導下,定遠縣堅持高標準高質量培育壯大林果產業集群,加快產業結構調整,落實關鍵技術措施,做足核桃文章,從“種植—采摘—加工—深加工—文化—旅游”全過程開發,打造鄉鎮農業全產業鏈示范點,實現三產融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讓薄殼山核桃這一“小果子”變身致富“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