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獲悉天長市仁和集鎮有98名當地農民經有關部門評定和批準獲得初、中、高級農業技術職稱,不禁拍手叫好。
仁和集鎮地處天長東部、毗鄰高郵湖畔,是一個水資源豐富的地方。為了發揮資源優勢,鎮老科協向當地黨委、政府建議在“工農漁”三業并舉的基礎上,實施“強工、重農、上水產”的發展戰略,并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
要干,就要有人,就要有人才??墒侨瞬艔哪膬簛恚?/p>
于是,仁和集鎮老科協辦起了界牌農技校。農技校至今已超過48個年頭,二年制畢業生有387人,各種農業技術短訓67500人次。農技校學員畢業后一批批走上農業生產和農村建設的一線,當上了種養大戶、合作社社長、家庭農場主、鄉鎮企業家等,成為真正學以致用的人才,也為農業農村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比如,他們除了經營著本鎮6萬畝水面之外,還到江蘇、湖北等地去承包水面養殖3萬畝,如今仁和集鎮的水產養殖技術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品牌。
為了肯定他們的技能,方便他們的工作,認可他們的服務,仁和集鎮老科協爭取到滁州市老科協的支持,主動去省人力資源保障廳去咨詢、申請,同樣得到了重視和支持,并很快在申報的138人中,經過嚴格審查和評定,評出98人具備初、中、高級農技師的職稱資格,極大地調動了農業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仁和集鎮為農民評定技術職稱,不追求論文、外語等學術水平,也不看文憑。而只重視擁有一技之長、農村能人式的鄉土人才。通過農民技術職稱評定,相信會有更多的農民特別是青年人能成為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式農民,能在鄉村振興中發揮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帶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