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正是豐收的季節。走進全市各大產業園區,一個個項目建設快馬加鞭,一條條生產線忙碌運轉……大干快上的火熱景象,澎湃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省轄市市委書記、市長三季度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滁州取得的驕人成績在全市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熱議,園區作為經濟發展的主陣地、項目建設的主戰場,也正以昂揚向上的奮進之姿,掀起新一輪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發展的熱潮,為全面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化新滁州貢獻更大力量。
“今年1到9月,園區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0個,其中,百億級項目2個,30億元以上4個,協議總投資達375.3億元。”滁州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吳孝水表示,接下來將全力做好四季度各項重點工作,持續招大引強,緊盯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圍繞“新三樣”,全力引進一批旗艦型、龍頭型、基地型項目;聚力產業發展,加快推動各類要素、資源、人才等向主導產業集聚,力促第二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聚焦科技創新,積極引育“國字號”創新平臺,全力支持重點企業強化核心技術研發,鼓勵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加快推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常態化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實行企業訴求“掛號制”,暢通訴求直達機制,讓企業在園區安心舒心發展。
今年以來,中新蘇滁高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幅均居全市第一;外商直接投資占全市總量的56%。中新蘇滁高新區管委會主任楊廣蘭表示,園區將深度錨定省委書記韓俊提出的“打造省級合作典范”的目標要求,聚焦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及“新三樣”等朝陽產業,在外資招引上“扛紅旗、做表率”,實現招大引強新突破;全力加快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建設,努力打造國家級孵化平臺,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鏈機制,培塑科技賦能新優勢;全面鋪開擴展區建設,創優“最蘇心”營商環境示范區,攻堅三產服務業提檔升級,展現產城融合新面貌;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為滁州在全省“走在前列、爭創一流”貢獻更多更大“蘇滁力量”。
根據省轄市市委書記、市長三季度工作會議通報,三季度鳳陽縣在全省59個縣(市)經濟運行排名中位列第一,瑯琊區在45個區經濟運行排名中位列第三。這其中,離不開園區的突出貢獻。
今年以來,鳳陽經開區通過加快“6+2”試驗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深化與南京經開區合作等,促進園區平臺提質升級,發展呈現迅猛勢頭。
鳳陽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劉軍義表示,將持續保障項目快開工早投產,緊盯規模優勢企業項目,細化分解項目開工前期工作任務清單,加強與縣直部門及項目所在地鎮政府的工作協調;持續推進省際合作園區建設,不斷強化與南京經開區在產業互補、招商引資、企業合作等方面對接發展,提升合作園區先行啟動區基礎設施配套;持續優化為企服務水平,增強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能力,加大高新、專精特新等企業科技創新培育工作力度,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我們將搶抓四季度關鍵時間窗口和時間節點,以決戰的態度調動各方面積極有利因素,分條線、分領域在工業經濟主戰場去爭取和突破。”瑯琊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劉磊表示,將持續加大“雙招雙引”力度,把握滬蘇浙城市結對幫扶皖北城市機會,深入推進全產業鏈招商,打造產業集群,大力承接產業轉移,通過優質項目引入創造效益新增長點;持續優化地區營商環境,學習借鑒“零上門辦事”“不見面審批”等經驗,強化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撐,全力做好服務保障;持續推動數字賦能,以數字化引導傳統制造業企業落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奮力打造現代化新瑯琊高能級發展平臺。
于去年升級成國家級園區的滁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也正在全力謀項目、優環境、解難題、抓發展,沖刺四季度,確保全年各項目標任務順利收官。園區高新發展局局長周先鋒表示,園區將進一步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強化項目跟蹤落地,全力做好要素保障,確保重點項目盡早開工,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創新政策支持,持續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提高園區服務企業水平,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難題,讓企業靜心忙市場、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