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是全新“賽道”,能否駛得遠,需依托科技支撐。安徽省強化科技創新引領,提升創新平臺能級,讓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含“新”量更足。
9月16日,國軒高科德國基地首條電池產線在哥廷根投產,這標志著皖企鋰電池實現“德國造”。
能遠赴德國建廠,實現歐洲本地化生產供應,離不開強大的技術支撐。
據介紹,國軒高科在電池研發與制造方面有深厚積淀,230Wh/kg磷酸鐵鋰電芯設計定型;已實現302Wh/kg三元電芯量產裝車,系統能量密度突破200Wh/kg;三元半固態電池通過嚴格的針刺測試,系統能量密度可實現260Wh/kg。目前,該公司磷酸鐵鋰電池出貨保持全球前三,裝車數量中國前三。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換道超車”,國外傳統汽車巨頭主動選擇與中國車企合作。
今年4月,國際汽車巨頭大眾汽車集團宣布投資約10億歐元,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網聯電動汽車的研發、創新與采購中心,這將成為大眾在德國以外最大的采購和研發中心。
“安徽已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高端技術研發基地之一!”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對安徽給予高度評價,并坦言安徽及省會合肥在大眾汽車向智能網聯汽車轉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的戰略角色。
電池、電機、電控“三電”和車規級芯片,是新能源汽車最為核心的部件。聚焦這些關鍵部件,省科技部門開展新能源汽車領域技術需求征集,建立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項目庫,統籌資金、人才等創新要素和資源一體化配置,加快實施新能源汽車領域科技攻關項目。
今年以來,省科技廳新布局實施“基于高鎳+硅碳材料應用的大圓柱電池”“車規級電源管理芯片”“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底盤產業鏈協同創新”等13個項目,有望在高能量密度電池快充、高安全及成本控制、底盤域控制器、線控懸架等方面實現突破。
與此同時,安徽省爭創一批新能源汽車領域高水平創新平臺,壯大戰略科技力量。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組建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27家。依托奇瑞汽車等龍頭企業,建設新能源汽車集成技術安徽省產業創新研究院。布局建設自動駕駛汽車安全技術、智能汽車線控底盤系統、汽車NVH與可靠性、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等省級重點實驗室、企業研發中心,打造全鏈條創新平臺體系。
在人才引進方面,安徽省持續實施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導向,以“人才團隊+科技成果+政府參股+股權激勵”模式,指導各市積極招引海內外汽車領域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落戶安徽創新創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記者 王弘毅 朱 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