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全球光伏巨頭隆基綠能,在滁州又有新項目投產了。
為什么說“又”投產了?
因為,自2018年1月簽約落戶滁州經開區以來,滁州隆基總投資額超60億元,分別建設完成一期年產5GW單晶組件、二期年產5GW高效單晶組件、三期3GW擴建及配套邊框廠項目。
此次投產的滁州隆基高效組件項目,從簽約落戶到施工建設再到全面投產,項目實現了150天首線投產、180天全面達產的新標桿,又一次刷新了“滁州速度”。
滁州隆基在扎根、發展、壯大,正是滁州“新三樣”發展的縮影。
俯瞰位于滁州經開區的滁州隆基廠房。滁州經開區供圖
去年以來,滁州經濟運行連續六個季度,位居安徽省第一。“六連冠”的背后,滁州究竟有何秘訣?
在今年7月20日,安徽省二季度“賽馬”會上,滁州作交流發言,其中重要一點就指向“緊盯‘新三樣’,拼搶新賽道”。
“新三樣”究竟是什么?
曾經,家具、家電、服裝被稱為外貿出口的“老三樣”。如今,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正成為滁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有數據為證,今年上半年,滁州市“新三樣”出口27.2億元,位居安徽省第二,增長94.3%,對滁州市出口增長貢獻率達66.5%。
滁州市全椒縣的元雋氫能生產線。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那么,“新三樣”何以異軍突起?
如今,全球光伏20強企業有9家落戶滁州,探究光伏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布局滁州背后的原因,給出的答案都指向石英砂。
石英砂是生產光伏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而滁州市鳳陽縣是著名的“石英之鄉”,豐富的石英砂資源覆蓋面積達80平方公里,遠景儲量在100億噸以上,儲量、品位和開采價值均居全國首位。
同時,在“雙碳”背景下,我國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加速。滁州揚資源之長,開始“無中生有”布局新產業。
隆基樂葉,正是滁州市招引到的第一家光伏產業領軍企業。在追“光”逐“鏈”的道路上,滁州引龍頭之力,延鏈強鏈,打造新集群。
在滁州市來安縣,來到捷泰新能源高大寬敞的現代化標準廠房,一組組嶄新的磷酸鐵鋰電芯不斷生產下線。這里每天生產260多萬片電池片,僅在今年上半年,銷售額超過了65億元,預計全年銷售額在120億元以上。
在滁州市鳳陽縣,今年5月份,總投資約40億元的安徽南玻太陽能裝備用輕質高透面板制造基地項目,舉行四窯點火儀式。四窯的成功點火,標志著該集團最大的光伏玻璃生產基地正式建設完成。
在滁州市全椒縣,走進滁州力神新能源電池項目基地,廠房外挖掘機、推土機來回穿梭,車間內工人們調試生產設備,到處是搶抓進度的繁忙景象。再過20天,這個總投資200億的項目正式投產。
……
在滁州市來安縣的捷泰新能源,工作人員檢查設備運行情況。呂華攝
眼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已成為滁州市重點打造培育的產業鏈。一批龍頭企業落地生根,推動滁州爭當安徽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第一城、動力電池產業第二城、新能源汽車產業第三城。
從“老三樣”到“新三樣”的背后,是滁州制造業的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從原材料到零部件、從研發新技術到高效供貨發貨,滁州已形成特色鮮明的工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在“新三樣”的“新賽道”上,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