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是政府與殘疾人之間的紐帶和橋梁,也是殘疾人的‘娘家’,我們要時刻用心去服務,努力成為殘疾群眾的‘娘家人’‘知心人’。”這是來安縣殘疾人聯合會黨組書記、理事長方萍在2023年度全縣基層殘疾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儀式上說的話。而她,也用多年扎根基層、傾心服務殘疾群眾,為民解憂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這句話。
基層殘聯工作是殘疾人工作的基礎,2019年3月,方萍調入來安縣殘聯工作,她充分發揮“身在基層、熟悉基層”的優勢,始終立足“代表、服務、管理”的職能定位,堅持深入殘疾人家庭,傾聽殘疾人呼聲、紓解殘疾人難題,圍繞不同類別殘疾人的個性化需求,為殘疾人提供康復、就業、維權等方面的幫助,做好殘疾人的“娘家人”,以實際行動贏得殘疾人的認同和贊譽。
在來安縣德芝家庭農場,負責人朱廣生是一名肢體殘疾人,2021年從外地到來安創業,主要從事黑豬、山羊等特色養殖。農場創立初期,占地面積僅約10畝,搭建養殖大棚3000多平方米,規模小、條件差,面臨很多發展難題。由于人生地不熟,朱廣生有點不知所措,他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走進了來安縣殘聯。方萍在了解情況后,多次來到農場,現場幫助解決相關問題,協助朱廣生向新安鎮申報農場建設用地等手續,并為他落實了殘疾人創業扶持政策。目前,農場已建成占地100多畝、養殖大棚10000多平方米的特色產業基地。為擴大殘疾人創業影響力,帶動輻射周邊更多殘疾人創業,來安縣殘聯依托德芝家庭農場舉辦了多期殘疾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帶動10多名殘疾人創業。
“就業是殘疾人最大的民生,一個殘疾人創業就業了,能夠幫助殘疾人家庭解決最大的問題。”方萍說,近年來,縣殘聯舉辦了多期線上線下殘疾人專場招聘會、殘疾人就業技能培訓班,并深入對接有關企業謀劃殘疾人用工崗位,促進殘疾人多渠道就業。
來安縣多為山林地區,邊遠鄉鎮離縣城較遠,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如何辦證成了擺在群眾面前的一道門檻。來安縣殘聯通過優化辦證流程、調整評殘機構等為殘疾人辦證提供便利。“建立入戶評殘機制是創新殘疾人服務的又一重要舉措。為解決重度殘疾人辦證難的問題,我們定期邀請評殘醫生來到殘疾人家中為他們提供現場評殘服務。今年以來,我們已開展3期入戶評殘,現場評殘135人。”
“感謝方理事長幫我聯系安裝了假肢,謝謝她對我們殘疾人的關心。”新安鎮肢體殘疾人詹林峰因車禍造成左腿截肢,出行非常不便,方萍在了解情況后幫助聯系了假肢裝配公司,為詹林峰裝配新的假肢。今年以來,來安縣殘聯積極為殘疾人提供必要的康復服務,已受理殘疾兒童康復救助247人次,為1515人發放精神殘疾人藥費補助151.5萬元,發放輔助器具300余件,為17人裝配假肢、19人適配助聽器。
其實,早在1990年來安縣殘疾人聯合會成立初期,方萍即到縣殘聯工作,從事殘疾人工作10余年后,因工作調動而離開。2019年,懷著對殘疾人工作的熱情,方萍又回到了殘聯,幾年來,她帶領基層殘疾人工作者,聚焦殘疾人中心工作,創新“黨建引領+扶殘助殘”工作模式,建立“蠶絲帶”扶殘助殘黨建品牌,創建“暖心親民、細心辦事、耐心服務、忠心向黨、誠心為民”五心服務型機關,改進工作作風,從民生出發,切實為殘疾人辦實事。
今年6月25日,在安徽省殘聯第八次代表大會上,方萍作為基層殘聯唯一代表當選中國殘聯第八次代表大會代表。近年來,來安縣殘聯被市政府殘工委評為“全市殘聯系統先進單位”,來安縣殘聯黨支部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創新型模范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