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江蘇經濟報】科創之火正燎原

微信截圖_20230907091247

《江蘇經濟報》(2023年9月7日B04版)

一條條智能生產線有序運轉,一個個高性能拋光機高速轉動,一臺臺設備在程序控制下精準運行……日前,走進來安經開區安徽立光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立式真空磁控濺射鍍膜生產車間,科技感撲面而來。公司研發部副經理張繼凡告訴記者,經過研發團隊持續科研,目前已突破技術瓶頸,實現在0.02微米的鍍膜上進行拋光,填補國內這一細分領域的空白。

以產業轉型升級為目標,以創新體系建設為支撐,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手段,像立光電子這樣的創新成果在安徽省滁州市還有很多。近年來,滁州市始終堅持以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為牽引,聚焦四鏈融合、優化人才政策、加大創新投入,不斷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雙創”基礎越來越穩,“雙創”氛圍越來越濃,“雙創”環境越來越優。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滁州市正朝著高質量發展方向奮楫爭先、篤行不怠。在二季度全省“賽馬”評議中,滁州市科技創新指標首次評比便拔得頭籌,經濟運行更是連續6個季度位居全省第一。

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滁州市把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緊緊圍繞《滁州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方案》目標任務,通過培育創新主體、搭建創新平臺、優化科技服務、完善政策體系等舉措,不斷推動創新驅動提速增效,讓項目和企業充分釋放發展活力,為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

高位推動強勢開局。滁州市委常委會會議專題聽取科技創新工作匯報并作出全面部署,每年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成立書記、市長掛帥的科技創新領導小組,在科技局設立市創新辦,統籌推進實施。

科技創新需要載體,平臺是關鍵。滁州市緊扣“八大產業鏈”,按照一個產業鏈建設一個研發平臺、一只基金的工作機制,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壯大高新技術產業。1至6月,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58.2%,居全省第3位。積極與中國科技大學、安徽大學、科大硅谷等大院大所開展合作,培育建設一批高水平產業技術研究院。據統計,全市目前已累計建設省級以上研發平臺247家。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企業離市場最近,對市場需求反應最靈敏,創新的意愿最強烈。”滁州市緊扣企業創新主體培育這個主線,聚力關鍵環節,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優化支持政策,出臺研發投入獎補政策,市本級科技創新專項資金100%用于企業。對全市研發投入百強企業、研發強度超10%企業,給予研發投入新增部分3%、5%獎補,發放獎補資金2300萬元。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培育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實施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和億元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兩清零”行動。

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企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推薦省科技廳高企458家,科小1360家,均居全省前列;億元以上無研發活動清零企業115家,5億元以上無研發機構清零企業32家,分別完成目標任務數的92%、84%,位居全省第三。全市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655戶,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以上,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家,位列全省第三,正崛起成為助推滁州經濟發展的“實力擔當”。

以生態創新厚植發展沃土

參天大樹,離不開肥沃的土壤;創新力量,源于優良的生態。創新能力的強弱不僅取決于資金、人才等資源投入,還取決于創新環境。

“生物醫藥類的創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具有長周期、高風險的特點。政府先后給予房租減免、住房配套、經費補貼以及人才和研發項目申報等多項扶持政策,讓企業能夠安心發展。”2020年成立的滁州釉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楊鵬帶領研發團隊通過生物組裝仿生技術構建牙齒自愈合修復機制,在科研方面取得新突破。其團隊先后入選來安縣第二批“新苗計劃”產業創新團隊、滁州市第四批“113”產業創新團隊,成功申報安徽省第十五批“115”產業創新團隊,為公司技術研發提供有力支撐。

良好環境是創新發展的重要保障,是一個地方發展最大的比較優勢。近年來,滁州全力打造“亭滿意”營商環境,全周期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做好服務、扶持發展,交出一份真心為企、真情幫扶的滿意答卷。

良好的政策環境是創新的重要保障,滁州市出臺《滁州市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辦法(暫行)》,聚焦高校成果轉化、企業技術交易等方面,細化梳理相關政策,安排專項預算資金,對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進行獎補;同時,支持滁州學院在來安縣、天長市、明光市等地設立科技成果轉化分中心,與當地企業深入合作。

有利的社會環境是創新的沃土。滁州市狠抓助企紓困,堅持每月召開企業家早餐會,每季度召開營商環境分析會,每年召開考核總評會。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縣兩級企業服務中心,建立“科技副總”“企業家綠卡”“一企一警”等幫扶機制,開設12345熱線“企業訴求1號鍵”話務端,創新開展“遍訪企業、助企紓困”“深入聯企、深度助企”系列幫扶活動。

該市科技部門主動靠前服務,組建9個服務團,對口包??h(市、區)和園區,開展科技型企業大排查服務行動,摸清企業生產、研發活動底數,宣傳政策、找準差距、補齊短板;選派雙鏈專員、技術經理人深入挖掘企業技術需求,引導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

圍繞合作共建,滁州市還深度參與長三角協同創新。與上海市楊浦區政府開展協同創新戰略合作,探索共建“科創+產業”伙伴園區、打造“研發制造飛地”等;同時,積極參與南京都市圈科技創新生態建設,在區域創新發展、資源開放共享、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合作交流等方面加強合作,構建共同發展新格局。

以人才創新激發內在動能

人才,是科技創新關鍵因子,這在安徽博泰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宋福全博士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作為滁州市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政府在其企業建設發展過程中全方位幫扶,僅科研、人才、項目等獎補資金就有近2000萬元。短短幾年,宋福全就帶著他的科研團隊陸續研發上馬甲基鋁氧烷和前驅體材料項目,廣泛用于集成電路、液晶顯示、半導體照明、光伏等領域。

科技創新,離不開宋福全這樣的創新型人才,更離不開“創新土壤”。近年來,滁州市堅持錯位競爭,堅持以產引才、以才興產,讓“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通過設立2.5億元天使投資基金,重點扶持高層次人才團隊在滁創新創業項目,累計引進人才團隊90個,扶持項目32個、投資金額超1億元;其中,安徽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創新創業扶持項目18個、獲省級扶持資金9100萬元;探索實施“企業張榜、中介揭榜、政府獎補”引才機制,去年12月面向全球發布“四海招賢”榜,意向引進97名、年薪50萬元以上高層次人才,已引進空調制冷、新材料研發等領域22名高層次人才。

廣發“求賢帖”、尋覓“揭榜人”、攻克“技術關”,賦能滁州高質量發展。滁州市以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為旗幟性抓手,聚焦“四鏈融合”,優化人才政策,加大創新投入,算大賬、算長遠賬,實施“滿天星人才計劃”,舉辦“星耀滁州·會客虹橋”系列活動,開展“千企百校”校園招聘,累計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108家高校院所開展合作,在長三角等先發地區建立10家“人才研發飛地”,實現“創新研發在外地、產業落地在滁州”。上半年,全市獲評省級產業人才團隊、人才項目數均居全省第一,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省級“專精特新”企業數均居全省前列。

引得來、還要留得住。為此,滁州市優化人才生態,強化科技人員保障,解決高層次人才購房、家屬就業、子女入學和醫療保障等“關鍵小事”,讓更多人才擁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的歸屬感、獲得感。李邦軍

本版圖文供稿: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 阿娇被躁120分钟视频| 在线你懂的网站| 中文字幕第十页| 欧美va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偷看农村妇女牲交|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日韩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花传媒季app|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一个看片免费视频www| 日本高清色本免费现在观看|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www|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51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好爽好紧好多水| 主人丝袜脚下的绿帽王八奴| 本子库里番acg全彩无遮挡|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无限资源免费观看| 国产免费av片在线播放|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伊人av|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 无翼日本全彩漫画大全全彩 |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jizz日本在线观看| 成人狠狠色综合|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最近中文字幕版2019| 亚洲成人免费网站| 深夜A级毛片视频免费| 免费黄网站在线看| 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观看| 国产凌凌漆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