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外媒看滁 > 正文

【安徽日報】三方如何答好“協同育人”題

微信截圖_20230904095753

《安徽日報》(2023年9月4日5版)

青少年成長成才需要凝聚學校、家庭、社會合力,新學年開啟——

三方如何答好“協同育人”題

當前,教育格局正悄然發生著變化,學校、家庭、社會如何分工配合、協同育人,成為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道考題。

暑假期間,滁州市瑯琊區攜手華東師范大學基教所教育局長專業發展研究中心,圍繞“構建區域教育良好生態,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主題開展探討交流,共繪教育“同心圓”,為青少年成長成才賦能,攜手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來自全國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0多家教育機構及專家學者參會交流。

協同育人成共識

滁州市瑯琊實驗學校游泳館內水花四濺,教體部門開展的游泳技能輪訓,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瑯琊區龍池社區活動室變成熱鬧的“大課堂”,社區推行的愛心托管服務,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日生活;夜晚時分的滁城人民廣場上,隨處可見家長陪孩子鍛煉的身影……這樣的場景引發了人們的感慨,“現在的教育,家、校、社齊上陣,孩子的暑假生活是多么豐富多彩!”

今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門發布《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機制健全、聯動緊密、科學高效的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協同育人,成為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的一大熱點。

“家庭、學校和學生的關系,可以用等腰三角形作比喻:家庭和學校距離越遠,學生的發展水平越低;家庭和學校距離越近,學生的發展水平越高。”東北師范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長、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趙剛告訴記者,當前已進入智能化時代,知識獲取渠道增多,個性化、獨特化、創新化、優質化選擇越來越成為主流,教育不再是傳統的社會組織學校能單獨完成的,需要強調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發揮作用。家庭注重生活,學校注重生產,而社會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它檢驗著家庭、學校兩種教育成效如何。應當說,三種教育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種教育都不能擺脫另外兩種。

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側面分析了當下家校社協同育人困境。他們認為,家庭是價值觀教育、學校是學科教育、社會是強化教化的定位,且相互關聯又相互獨立,應走向相互交融。

“落實‘雙減’政策,提質減負,促進學生健康成長,關鍵在于教師和家長。教師主要是校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家長主要是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成才觀念、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發揮家庭教育支持作用。為此,我們建立家、校、社、政四方育人機制,協調發力,把教師的負擔減下來,把家長的焦慮降下來,把育人的質量提上去。”瑯琊區教體局局長李志對記者說。

三方共育有難點

問題一:對于興趣班的選擇,你是怎么看的?

學生說:爸媽總是讓我學不喜歡的東西。

家長說:孩子太小,沒有分辨能力,需要家長幫助決定學什么。

問題二:對于學業問題,你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說:爸媽一天到晚看成績、談學習,壓力太大。

家長說:現在的時間就是用來學習的,干別的都是在浪費時間。

問題三:對于和同學、朋友間的對比,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說:他們總是在我面前夸別人家的孩子,我非常不開心。

家長說:不拿別人的孩子比較,不知道自己家的還需要在哪方面多下功夫。

……

“通過比對,你發現了什么?同樣的問題,由于出發點不同,家長與孩子的想法不一致,步伐不一致,信念不一致……而正是這種不一致,才導致大家的心不在一起,久而久之,能不出問題嗎?這也是大多數家庭‘雞犬不寧’的根源。”滁州市寶山學校邵曼莉老師通過調研得出結論:做好家校社共育,化解家長和學生間的矛盾,需要學校和社會共同參與教育。通過教育指導,能讓家長俯下身子傾聽孩子們的心聲,樹立正確的育兒觀;能讓學生學會理解和感恩,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實踐探索中,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并非易事。華東師范大學基教所教育局長專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方華坦言,目前各地都在抓三方共育,但并沒有形成一種常態。

滁州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徐赟表示,目前協同育人在探索推進中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三方職責定位不夠清晰,導致難以開展有效的合作;二是協同資源有分化,即學校教育存在資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家庭教育面臨重經濟資本、輕文化資本和教育資本傾向,社會教育資源發育不夠健康,培訓機構魚龍混雜、參差不齊,販賣焦慮,偏離教育本質;三是協同過程存在低頻率、單向度,缺乏深度。

“破解之道,要靠廣大一線教育者在探索實踐中落實協同合作機制,并深化對協同育人主體定位的認識,明確家庭、學校、社會包括政府在內的責任分擔,構建一個良性的教育社會契約,凝聚多方力量,增強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教育實效。此外,還要關注協同育人的理論闡釋,為家、校、社的主體關系以及協作參與模式的構建提供指導。”徐赟說。

去年,瑯琊區在4所學校開展家校合作項目實驗,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繪制校外實踐共育點,開展心理健康培訓等活動,補齊家校共育薄弱點,設立“家長開放日”等“解鎖”教育合作困難點,積極探索協同育人機制。“培育健康心靈,守護生命陽光”主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育兒經”推送分享、“家長進課堂”系列活動等成為品牌。其中,該區寶山學校打造了“五好”家校共育特色品牌,即讓家長成為教育“好伙伴”、教育“好監督”、管理“好助手”、發展“好參謀”、孩子“好朋友”。

“家校合作共育項目實施以來,不僅在家、校、社合作育人機制建設、區域教育生態建設上取得良好效果,而且在推動學校其他各項工作、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上也產生了明顯作用。”李志說。

共答“協同育人”題

專家指出,“協同育人”是一道開放性考題,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固定模式,各地各校要積極探索,走出適合自己的新路子,真正凝聚起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合力,高質量答好“協同育人”題,切實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通過參加家校共育實踐活動,滁州市西澗小學學生家長趙玉蓮認識到,“家校共育”就是家庭和學校之間的一種合作關系,目標一致,職責不同。家庭需要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環境,并配合學校、教師完成對孩子的教育。學校、教師則要讓孩子在學校接受良好文化教育、養成良好品格。

“家長一定要更新教育的理念,既不能把孩子扔給老師,也不能干涉老師的教育。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引導,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不走偏路。”趙玉蓮告訴記者,她以前總是催促孩子去讀書寫字,效果并不好,后來她放下手機、捧起書本時,發現孩子也自覺地去學習和閱讀了。

“家校共育,說起來簡單,但現實情況是,孩子只想玩、家長沒時間、老師難堅持。為此,我們從一項便于操作又利于互動的項目——跳繩開始,探索家校如何合作。”邵曼莉對記者說,一開始推進時遇到很多困難,后來學校創新跳繩方式,用速度跳、花式跳、合作跳等形式,增加跳繩的趣味性,以及學生、家長、老師之間的互動性,并舉辦親子跳繩比賽,開展公益性展演,讓孩子從這項運動中受益,也讓家長樂意參與到家校共育中來。

學校還組織家長和學生清明時節采摘艾葉制作青團、大暑節氣學做綠豆湯、芒種到田間插秧、霜降一起采摘菊花、冬至包餃子下湯圓,一項項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效果和水平。

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不能僅依靠學校和家長。

“我們牢固樹立協同育人不是一項獨立工作,而是學校整體工作底色這一理念,盡可能不因為家校合作額外增加行政干部、教師的工作任務,在學校各項工作中融入家、社力量,實現協同育人與學校教學、后勤、安全等工作深度融合。”滁州市寶山學校校長黃守榮告訴記者,學校在陪餐、護學崗、研學、勞動教育、表彰大會、課程開發、親子閱讀、文藝展演等方面都引入社會資源,還邀請家長、手藝傳承人、社區工作者、校外輔導員等群體走進學校授課,或是和學生一起參與活動。學生、家長、老師、社會人員還組建了一支“四葉草”親子志愿服務隊,維護校園周邊秩序,在開展研學等活動時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郭新星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你懂的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爱片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 色香蕉在线观看|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色|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三级| 欧美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 国产91刮伦脏话对白|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大陆老太交xxxxxhd在线|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 美女露隐私全部免费直播| 国产成人教育视频在线观看 | 波多野结衣33分钟办公室jian情|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国产高清中文字幕| www.中文字幕|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导航|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第四色最新网站|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青娱乐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亚洲专区第一页| 91福利视频一区| 天天狠天天透天干天天怕∴| 中国人观看的视频播放中文| 日本媚薬痉挛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欧美真实破苞流血在线播放|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