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八墩村(趙永昌)
走進全國文明村鎮天長市張鋪鎮八墩村,房屋整齊、生活幸福,沃野青青、瓜果飄香,廠房林立、生產有序,道路整潔、文明和諧,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的美麗鄉村文明畫卷正在皖東大地上徐徐展開。
聚民心,黨建引領鄉村治理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黨管農村工作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基本前提。近年來,八墩村黨支部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引領發展、培育人才、鄉風塑造、生態維護等諸多方面的主力軍作用,不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八墩村黨支部不斷創新方式方法,著力延伸理論學習觸角,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送進群眾心里。全體黨員依托“三會一課”“微信群”“學習強國”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開展日常學習,結合文明建設、鄉村治理等內容,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群眾語言”,將理論觀點變為樸素道理,引起群眾強烈共鳴。
八墩村黨支部扎實開展組織體系建設,持續推進支部建設標準化、黨組織生活規范化,持續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加強包村聯戶、民情走訪、關愛服務等工作,引導群眾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特別是在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過程中,八墩村率先探索、挖掘和深化信用建設所發揮的強大動能,通過兌現優惠政策、提高信用超市、金融服務室使用率,讓信用直接變為看得見的資產,讓守信者真真切切享受到信用惠民政策的福利。
聽民聲,和美鄉村宜居宜業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讓農民就地過上現代生活的迫切需要。八墩村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著力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不斷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全心全意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近年來,八墩村累計投入1000多萬元,用于村民休閑廣場、游園、公廁、健身場地、下水道、路燈、綠化等公共設施的建設、管理和維護,推進村莊綠化、亮化、凈化、美化工作。累計投入100多元萬,用于村莊衛生保潔,實現全域覆蓋,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規劃區內有自建自來水廠,能夠滿足全村飲水需要,配備微動力污水處理系統,日處理污水100噸,基本達到達標排放。村便民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科普室、黨員活動室、老年活動室等公共設施常年免費對外開放。
經過改造,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新建游園景色旖旎,景觀池塘邊植滿垂柳,池塘里栽有睡蓮,并設涼亭和雕像。廣場設置籃球場,配置各種健身器材。一座占地300余畝的千秋牡丹園遠近聞名,每年4月中下旬都會舉辦牡丹節。350余米的公路旁栽有芍藥花,每當春夏之際,便成為花的海洋。村新農村中心路兩旁,1000余棵新栽綠化樹木郁郁蔥蔥……
順民意,鄉風文明春風化雨
鄉風文明是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所在,是鄉村振興的“靈魂”。八墩村在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以鄉風文明建設為主要抓手,既立足當前、又放眼長遠,積極倡導移風易俗,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用文明新風為鄉村振興“鑄魂”,打造鄉村文化振興新高地。
為樹立文明新風,八墩村成立文明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文明村工作規劃、年度計劃和宣傳方案,把文明村創建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通過黨員會、代表會、宣傳欄、道旗、微信等形式,大力宣傳文明創建工作,在全村上下營造全員參與、全村共享的濃厚氛圍。八墩村還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這一平臺,結合移風易俗工作要求,修改完善《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鄉風文明工作小組”“鄉賢理事會”等群眾組織,倡議“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使得農村自辦宴席減少70%以上。八墩村還積極選樹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和模范好人,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推動文明新風進萬家。成立志愿者服務團隊,全村注冊志愿者260余人,廣泛開展扶貧助困、環境保護、科技科普、移風易俗、文化教育等志愿服務活動。
圍繞孝親敬老、勤勞致富、移風易俗等內容,八墩村加快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等設施建設,組織、鼓勵和激發農村黨員、民間藝人等,自編自演文藝節目,歌唱幸福生活,感恩黨的關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形象化,最大程度滿足群眾對文化的基本需求,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
惠民生,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在八墩村,經濟建設一直被視作重中之重。通過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八墩村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在招商引資工作中,八墩村通過優化投資環境,堅持規范建設、市場運營、持續發展理念,努力提升服務水平,先后引進8家企業落地,吸收本地400多人就近就業,年人均增加工資收入5萬元以上。此外,八墩村通過工業反哺農業,先后興建4個農業園區。通過村企聯建,八墩村正著力打造集牡丹、無花果、中藥材種植、瓜果采摘、休閑娛樂于一體的農村休閑旅游示范村。2022年,八墩村集體經濟已達90.39萬元。
近年來,八墩村還充分發揮黨員、村民代表集體智慧,經過“四議兩公開”,以陽光操作模式,在村監督委員會的監督下,集中處置集體資產資源。這一做法,充分吸收黨員、群眾參與到集體事務的決策管理中來,保障村班子廉潔從政、干凈干事,拓展文明創建的范圍和成果。
奮楫揚帆正當時,砥礪前行再出發。八墩村將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擦亮“全國文明村鎮”金字招牌,推動村容村貌全面改善和社會事業整體進步,提升村民幸福指數。(天長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