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 近年來,明光市人社局通過“五近”工作法,積極推進城鄉居保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全市社保事業高質量發展譜寫了新篇章。2022年底,明光市有17.31萬名城鄉居民選擇500元及以上檔次參保繳費,占參保繳費總人數的92.42%,享受待遇人員月平均領取養老金201.17元。
“親近”群眾講政策。“沒想到,我補繳費后,能領到這么多的養老金。”近日,在浙江省嘉善縣務工的柳巷鎮桃溪村村民闞乃良說,在了解到城鄉居保惠民政策后,及時補繳了參保費,現在每月享受到247元的養老金,他很滿意。
為了讓城鄉居民及時了解政策,明光市人社局及其17個鄉鎮(街道)印發3萬張宣傳單,組織人社所、鎮(村組)干部送宣傳單上門,或利用農村集市,設立宣傳臺,發放宣傳單,把城鄉居保政策講明、講透、講清。他們通過入戶走訪、周五志愿服務一小時、“千名黨員大走訪進萬家”等活動擴大宣傳,鼓勵有條件的居民提高繳費檔次。
“走近”群眾辦業務。“真的謝謝我們唐郢村何麗書記了。她指導我不用返回家鄉在外地就能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還提醒我今年10月辦理待遇申領手續。”唐郢村村民劉女士說。明光市鄉鎮、村組干部熟練操作手機,利用微信、支付寶、皖事通幫助參保群眾代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被群眾稱為“流動的社保大篷車”。
明光市人社部門將辦公場所設在群眾家門口。該市城鄉居保業務辦理做到“五個不出村”,即政策宣傳不出村、業務咨詢不出村、參保繳費不出村、關系轉移不出村、待遇申報不出村。
“拉近”距離助參保。2022年年底,明西街道東潘村居民吳某辦理了3萬元的“居保貸”,辦理后的第3個月就享受到城鄉居保待遇,每月能領取城鄉居民養老金454.69元。如果不辦理3萬元的“居保貸”,他只能每月領取173.17元的養老金。
明光市人社局與農商行簽訂“居保貸”協議,55至60周歲有意愿提檔補繳但又經濟困難的參保人員可享受5萬元以下專項貸款服務(年利率僅為3%)。同時,該局創新繳費方式方法,進一步提升經辦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中或在家門口就能參保繳費。
“貼近”群眾做示范。“通過補繳,我每月能領800多元的養老金,這要感謝人社所工作人員宣傳得及時啊!”管店鎮新管村村民李女士說。
前段時間,李女士到管店鎮人社所咨詢退休待遇時,發現個人賬戶只有2000多元。工作人員告訴她,如果按照這個數字測算,每月只能享受不到135元的養老金。之后,人社所工作人員劉翠芝、劉開順詳細為她測算了提標補繳多少錢、每月能領多少養老金等;并將新管村補繳人員中已領取養老金的人員以及其享受待遇情況告訴她。幾天后,李女士補繳了8萬多元的城鄉居保費。在她的影響帶動下,新管村新增提標補繳50多人。
明光市人社局十分注重培養城鄉居保宣傳隊伍,每個鄉鎮(街道)都成立了宣傳小分隊,并培訓“多繳多得”人員,讓他們通過現身說法、村組宣傳、談心聊天等方式方法,幫助廣大居民了解“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政策,動員居民提檔補繳。
“相近”業務一站辦。明光市人社局實行相近業務“打包”辦。群眾在咨詢政策、參保繳費的同時,相近的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等人社業務可一起咨詢、辦理。
明光市人社局不斷強化作風建設,成立健全鄉鎮村組織。
目前,全市鄉鎮街道、村(居)委會成立人社所、服務站169個;同時,開通152個村級城鄉居保經辦平臺,大大方便了群眾。
(左玉軍 朱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