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位于定遠縣二龍回族鄉西大門,在轟鳴的車輛和機械聲中,民族食品產業園內第三棟廠房和污水處理廠,正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施工。“產業園總規劃面積500畝,一期以3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為主,可建廠房23棟、面積約7萬平方米,容納超2000人就業。”鄉負責人告訴記者。
近年來,二龍回族鄉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為抓手,深入探索創新“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和“民族團結進步”新路徑,堅持民族團結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鄉村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融合推進,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黨建引領,筑牢民族團結之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去年以來,二龍回族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把抓黨建促民族團結進步作為黨組織結對共建、結對幫扶、促村帶戶的重要任務。
這個鄉通過創新建立“石榴情黨建+”特色黨建品牌,加大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創建工作力度。將創建工作與“黨建+”相融合,將民族團結進步等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向縱深發展。
同時,依托鄉黨建文化活動中心、民族團結進步展示館、鄉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陣地資源,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微課堂等形式,加強對黨員干部群眾的教育引導。
特色產業,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二龍回族鄉以此為切入點,拓展產業鏈發展產業集群,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
為全力打造民族特色產業品牌,該鄉加快民族食品產業園建設。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資,目前兩家公司已入駐產業園,其中安徽中合園食品有限公司年產值超5000萬元。優化產業發展,持續提升民族食品產業鏈,打造崗鎮村民族食品加工項目,項目投資227萬元,每年村集體經濟收益18萬元。
羊產業是二龍回族鄉的特色優勢產業。在優化壯大該產業過程中,中湯村高欄養羊項目總投資245萬元,目前存欄量3500只,年出欄約20000只,年產值超3000萬元。
據介紹,該鄉還依托安徽省民族鄉村“百村千樹行動”發展“庭院經濟”,種植薄殼山核桃樹4萬棵,既達到綠化效果,又為農戶閑置空地增添創收渠道。此外,挖掘虞姬墓、藍玉井等文旅資源,計劃打造精品民宿、農家樂等產業,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使農文旅產業逐步實現融合發展。
環境整治,建設生態美麗鄉村
平坦整潔的鄉間道路,寬闊熱鬧的文化廣場,民族特色的墻壁繪畫,精致溫馨的農家小院……走進二龍回族鄉,如畫的美景隨處可見。據介紹,這個鄉通過人居環境整治,為鄉村振興繪就精彩底色。
據介紹,該鄉通過在“清死角、治頑疾”上下功夫,在全鄉范圍內開展“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并率先打響無功能房、殘垣斷壁整治拆除第一槍。累計拆除236處,讓“危、陋”現象得到有效整治。
同時,在針對“臟亂差”的“清零”行動中,5個村包村干部一線蹲點駐守,持續推進,徹底改變陳規陋習,累計整改問題3685個,完成率100%。這一舉措使得112個村民組全面實現提檔升級,使得全鄉“舊貌變新顏”。
在規劃引導上,因地制宜打造人居環境示范點,通過以點帶面帶動整治熱情。目前,已建成張家圩、炮樓、高莊、后湯、譚巷5個人居環境示范點,并取得較好實效。在打造過程中,特別注重對傳統人居文化、農耕文化和民族特色進行保護挖掘,讓自然景觀和傳統文化有機融合。
2022年,二龍回族鄉被評為“全省2019年以來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成績突出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