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本網獨家 > 正文

握好“接力棒” 跑出“加速度”

——我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大力實施“兩強一增”行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在2021年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滁州市和天長、鳳陽、明光、南譙獲優秀等次。2022年,1縣(天長市)、7鎮、35個村獲批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縣、示范鎮、示范村。

聚焦穩產保供 保障糧食安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與百姓生活、社會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等息息相關。一直以來,我市扎實做好耕地保護、結構調整、科技裝備等工作,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

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我省種糧大戶回信精神,糧食面積穩定在1240萬畝左右,產量穩定在94億斤左右,居全省第3位。我市穩糧保供案例得到國務院領導批示肯定,2021年市農業農村局被農業農村部表彰為“糧食生產先進集體”。

在強化耕地保護方面,我市堅決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全市耕地總面積1005.19萬畝,占全省耕地總量的12.08%、居全省第1位。探索新增耕地、項目融資滾動式發展路徑,利用新增耕地和旱改水指標收益,提高新建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累計建成708.8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連續5年獲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

因地制宜,調優種植結構。我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劃定601.2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102.9萬畝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水產品穩定在38.7萬噸、居全省第1位,稻蝦共作面積達117.6萬畝、居全省第2位,肉蛋奶穩定在55.3萬噸,生豬出欄269.1萬頭、居全省第4位。2020到2021年,“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獲“優秀”等次。

我市還加強“墾地合作”,與北大荒集團簽訂“大托管”面積100萬畝,突出良種良技良機集成推廣,全市大宗農作物良種率達98%以上。2022年,我市一舉創成全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全程機械化示范市,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6%、高于全省2.5個百分點。

聚焦產業發展 推進共同富裕

因勢利導發展特色產業,是促進共同富裕、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舉措。近年來,我市緊扣“一體化、高質量”兩個關鍵,積極加強與長三角區域農業產銷對接,主動承接農業產業轉移。我市把鄉村產業發展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2022年,全市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1060億元,成功邁上千億元臺階。

建設綠色基地。我市創建2個國家級、5個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省級以上畜禽、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118個,擁有省級蔬菜、水果、茶葉標準園55個,打造27個省級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打造產業平臺。承辦長三角綠色食品加工業(小崗)大會。2022年,全市新增綠色食品產業鏈項目188個、投資額441.8億元,分別居全省第2位、第3位。全市創建3個省級“一縣一業”全產業鏈示范縣、2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297個市級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推動產業集聚發展,擁有10個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和2個國家林業產業示范園區,全市已形成以滁州經開區食品產業園、鳳陽小崗食品產業園、來安金弘安糧食產業園等為區域中心的食品類加工集群。

培育經營主體。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2.45萬家,總數居全省前列。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到5200家。聚焦壯大綠色食品產業鏈,全市規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發展到280家,其中年經營收入超億元達84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246家、省級以上達80家。

強化品牌創建。打造“滁字號”品牌,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發展到362個;打造滁菊、芡實2個國家級以及6個省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22年,全市銷往長三角地區農產品和加工農產品總額約470億元。

促進產業融合。聚力打造長三角“后花園”,創建“一嶺分江淮、一道看滁州”休閑農業旅游品牌,全市擁有省級以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3個、示范園區17個。2022年,全市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營業收入41.4億元、同比增長12.2%。

聚焦美麗鄉村 促進宜居宜業

鄉村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讓農民生活得更美好。我市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努力打造安徽美麗鄉村升級版,促進鄉村宜居宜業。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連續4年在省政府考核中位居前3位。

提亮創建成色,打造“精品鄉村”。我市建成省級美麗鄉村中心村388個,來安縣獲評“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縣”,全市8個縣(市、區)先后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先進縣。

煥亮村莊面貌,打造“清潔鄉村”。推進農村“三大革命”,全市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7.4%,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5%,鄉鎮政府駐地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村級污水處理設施324個。明光市“陸郢模式”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列入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來安縣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處理模式全國推廣,天長市被評為“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點亮綠色經濟,打造“富裕鄉村”。我市積極引導美麗鄉村建設旅游“打卡地”,推出研學游、采摘游等組合套餐,帶動村集體和農戶收入雙增長。2022年,全市50萬元以上的集體經濟強村達23%。

聚焦城鄉融合 提升農民福祉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要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新時代新征程,我市積極順應“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發展趨勢,持續做好城鄉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采取一系列舉措推動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為農民增收拓新路、謀新機,千方百計“做大蛋糕、分好蛋糕”,我市堅持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不斷提升農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2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30元,增速7.1%、高于全省0.6個百分點,居全省第6位。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我市強化“四個不摘”,確保不發生返貧致貧,細化出臺銜接政策38個,新增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69億元、居全省第3位。常態化監測幫扶,實現就業7.82萬人。

基礎設施“同規同網”。全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7962公里,實現所有建制村“村村通客車”。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超98%,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持續推進農網改造,2022年實施改造項目159個、總投資1.57億元。建成5G基站6645個,實現中心城區、產業園區和重點鄉鎮等重點區域的5G信號全覆蓋。

公共服務“同質同標”。推動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保持在88%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超98%。組建13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完善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推進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累計建成380個村級養老服務站、覆蓋率達37.2%。

社會治理“同向同行”。健全完善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推進“黨建+信訪”“1+5+N”等工作機制落實,1227個村(社區)劃分8542個網格,實現基層治理“一張網”,累計創成省級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79個。常態化推進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天長市被命名為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定遠縣二龍回族鄉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鎮,明光市探索推行的“黨小組+村民組+村民理事會”“三合一”鄉村治理模式成為全國樣板。

責任編輯:楊璐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加入我們 | 版權聲明 | 手機訪問 | 網站地圖 | 留言反饋 | 我要投稿
中共滁州市委宣傳部主辦 滁州日報社承辦
Copyright?2009-2010 Chuzhou.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滁州日報社 版權所有
皖網宣備3412015001號 皖ICP備11004325號-1 熱線電話:0550-30226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国产精品免费_区二区三区观看| 三个人躁我一个|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调教她的尿孔h导尿|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天堂中文www官网|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国产农村妇女一级毛片视频片| 16女下面流水不遮视频| 好吊日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欧美BBBWBBWBBWBBW|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曰本 | 青春草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香港日本三级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中文在线| 日本天堂免费观看|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天堂免费视频| 啊哈~在加了一根手指| 香蕉视频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人妻丝袜无码专区视频网站|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少妇人妻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插| 中文字幕乱码第一页|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