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市瑯琊街道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為宗旨,以加強黨組織建設、創新服務平臺、發揮社會組織作用為抓手,構建“三駕”馬車為承載的社會治理平臺,積極探索社區治理。
強化組織領導,發揮堡壘作用
鳳凰社區處在滁城主城區,退休老人多,子女不在身邊的高齡老人多,因家長們上班無法照看的孩子多,到社區求助的也多。鳳凰社區以“朱家和工作室”為紐帶,形成問題收集、解決、反饋、提升的閉環,強化組織領導,探索以人大代表協助社區治理的新路子。
“朱家和工作室”在采取走訪居民、召開座談會、聽取居民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爭取政府部門投入資金,建設養老示范項目鳳凰社區養老服務站引入了第三方機構來運營。養老服務站日間照料活動有文體娛樂、精神慰藉、康復護理、生活照料、物業維修等,讓老人不出社區,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養老服務。社區還開展“鄰里守望、情暖空巢”黨建項目,幫助老人解決生活上的困難,關注老人內心的健康。
建設鳳凰社區托育中心,多方位開展0—3歲嬰幼兒的各項活動。有了托育服務中心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家長們的后顧之憂,讓家長們安心工作。除了托育服務中心以外,為豐富轄區未成年人暑期生活,還組織舉辦了“愛心托管班”,社區志愿者為孩子們開展科普知識講座、食品安全教育、興趣愛好啟蒙和參觀瑯琊區黨史主題教育館等系列活動,關注他們健康快樂成長。
組織居民自治,搭建參與平臺
瑯琊街道搭建居民廣泛參與的新平臺,積極推進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網格化,推行社區“紅色網格”管理制度,完善網格“包戶”服務體系,有效推進協商自治,激發“兩新”組織服務力量,實現網格化黨建與社會綜合治理同步推進,走出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徑。
在三里亭社區,積極構建“社區黨委引領、居民黨員牽頭、小區居民自治”三級自治管理網絡。在三里亭人家4號居民樓探索設立2個爭先創優自治大區、12個自治小組、12個中心黨員戶。自治大區定期召開懇談會和表彰會,自治小組按實際需求召開協商議事會,中心黨員戶聯絡小組內居民,設立“問題墻”,了解居民需求變動,搭建“回音壁”,引導“兩代表一委員”、大黨委成員單位參與解決問題,形成“大事一起干、小事幫著干、沒事聊聊天”的自治氛圍。
發揮網格作用,提升辦事效率
瑯琊街道轄區共有無物業小區119個,這些老舊小區基本上都是市直單位80年代前后建設的福利性職工住房,普遍具有分布“散”、規模“小”、權屬“雜”、配套“差”等特征。針對這一情況,結合“紅色匯治”物業管理工作,運用網格化管理劃分紅色網格78個,建立網格黨支部45個,充分發揮協商議事亭作用,將小區難點、焦點問題放開來談,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業主代表等多方參與。
疏通的是污水管道,也是居民的“堵心事”。花園街社區網格員在日常網格排查工作中發現揚天小區11棟一處下水堵塞,導致污水外溢,影響了居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網格員馬上將情況上報到社區,社區紀檢委員在了解情況后及時跟進,督促網格員積極行動,網格員聯系協調維修下水管道人員趕赴現場,排查出下水道是被雜物堵塞導致污水無法正常排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作業,維修人員終于將堵塞的下水道清理干凈,疏通了排水。花園街社區積極探索治理新模式,形成“網格員發現上報—紀檢委員跟進—聯系快速行動”的模式,讓問題、矛盾有效解決,大大提升小區居民生活幸福感。(朱家和 馬銳 婁曉)